近日,福建宁德民警杨春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许多人为他流泪,许多人被他英雄事迹深深的震撼。杨春同志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树立了标杆,杨春同志身上有许多优秀的特质,值得当下年轻人学习和效仿。
一、爱岗敬业
杨春对人民警察这个身份相当的珍视,对人民警察这份职业深深的挚爱。杨春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凭着那股钻劲,凭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凭着那股永不服输的精气神,杨春练就了敏锐的直觉和观察力,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刑侦工作的行家里手。从警28年来,杨春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先后参与侦破和组织侦破的各类刑事案件达到了3150余起。在杨春心中,他一刻也离不开工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之前,杨春已经被查出身患冠心病且有心肌梗死先兆,杨春拒绝了医生要求的立即住院治疗建议,把病历锁了起来,把工作任务领了下来。办完涉黑第一案后,杨春再次放了医生“鸽子”,继续投入到第二起破案之中。杨春的姐姐杨丽很无奈,她告诉记者,“他总觉得这一块工作离不开我,那一块工作也离不开我。”“他把太多的时间留给了工作,留给自己的时间却太少了,少到连看病的时间都没有。”杨春的妻子黄芳告诉媒体记者,“他留给家庭的时间也实在太少了,少到都来不及看着女儿长大成人。”杨春对待工作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从杨春家人的言行之中,我们感受到骨子里杨春对自己工作的那份热爱。
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奉献是我们崇高的精神追求,爱岗敬业是最好的爱国奉献。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在哪里,不管事业怎样、业绩大小,都要坚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激情,在平凡中书写新时代的不凡。时代楷模杨春就是这样的人,他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他为榜样,爱岗敬业,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争做共和国最美奋斗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铸就新时代共和国新的辉煌。
二、实干担当
有困难找警察,为难之处显身手是人民警察的标识,也是杨春毕生的精神追求。从警28年,有危险,杨春总是冲在最前面。宁德涉黑第一案的侦破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古溪村是蕉城区城南镇的一个城中村,一伙黑恶势力曾长期开设赌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村民害怕被报复,没人敢举报。身为蕉城分局扫黑办主任,已是副局长的杨春不仅负责指挥、协调、指导全区涉黑涉恶案件的线索核查和侦破工作,还总是冲锋在办案第一线。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杨春先后11次深夜到受害人家中,对着缄口不言的村民拍起胸脯,“你们放心,我以副局长的身份给你们担保,如果有什么事情都来找我!”为了取得足够多的证据,杨春带领专案组先后深入调查走访群众500多人次,形成1万多页的文字材料,仅拟定的审讯计划就达130多份5万余字,形成起诉意见书近3万字。2018年12月,这起涉黑犯罪组织案一审宣判,所有被告人全部认罪,无一人上诉。这起案件也成为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宁德市破获的涉黑第一案。
杨春同志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了心中最高的位置,用实干和担当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杨春为榜样,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钉钉子精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使命和责任面前,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向杨春同志那样有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锐气,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志气,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让奋斗精神在新时代追梦的征程中广泛传扬,绽放光彩。
三、淡泊名利
市场经济年代,警察这个职业,不可避免的也要经历各种诱惑。杨春对自己要求一直非常的严格,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踩红线,不越雷池。28年来,他从未被人举报和投诉过,他所分管的部门民警也从未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从警28年,杨春危险冲在前,但是,遇到表彰奖励的机会,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让给其他同志。杨春同志生前获得的个人荣誉不多。而在杨春的示范带领下,蕉城刑侦业务考评连续12年位列宁德市第一,始终保持“民警队伍零违纪、执法办案零差错、群众评价零差评”。他手下的一批民警也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先后有42名办案骨干走上了分局领导、科所队长岗位。
淡泊名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对待公与私,杨春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向杨春同志学习,坚守初心使命,坚守道德底线,强化党性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人民公仆,让人民满意。
繁荣稳定的社会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无数杨春这样的人民警察时刻为我们负重前行,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保卫正义,才有我们如今安定的和谐生活环境。珍惜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采取的态度。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