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向祖国表白

“最美奋斗者”向祖国表白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部分“最美奋斗者”向本报记者讲述亲身经历,抒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编  者  

黄大发——

再出发,乡村振兴富农家

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祖祖辈辈日思夜盼的美好生活到来了。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过去,我带领村民用30多年修了条水渠,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后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不断加大,精准扶贫政策不断落地,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村的变化是祖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已经84岁了,作为新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我亲身经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山区人民也要再接再厉,做大做强村里的养殖业、种植业和旅游产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党支部名誉书记黄大发

(本报记者程焕采访整理)  

邓前堆——

赶路忙,进村问诊保健康

我要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愿意一辈子为他们做好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要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奋斗。

过去,村寨公路不通,村居分散在崇山峻岭之中,想要出诊给村民看病,就得走山路、过溜索。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座座跨江桥梁连通两岸,溜索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脱贫攻坚力度加大,村民们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房子,发展了新产业。如今,我也可以开着车去那些生病需要帮助的村民家中。

70年来,乡村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卫生室设施配备越来越齐全,乡村医生越来越多,小病小痛不出村就能治。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医疗事业,情系乡村,随叫随到。

——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

(本报记者李茂颖采访整理)  

文花枝——

家园美,脱贫攻坚不怕累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幸见证这些美好,更能亲身参与创造这些美好。

作为导游,我曾带着旅游者走过雄伟险峻的山峰,跨过蜿蜒流淌的河流,感受祖国河山壮美、社会繁荣。作为驻村扶贫干部,我也曾肩负起村民要富起来的期待,为脱贫攻坚起早贪黑、四处奔波。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发展壮大,繁荣富强。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永远幸福喜乐。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以更昂扬的精神姿态,立足岗位,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省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主任科员文花枝

(本报记者申智林采访整理)  

薛  莹——

担使命,青春献给航空梦

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普通劳动者肩负伟大使命的机遇和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

在生产一线,我走过了27个年头,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奋斗”成为这个时代最具魅力的词语,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在国庆阅兵中,各种型号的国产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就是对中国航空工业40余万奋斗者最高的褒扬。我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路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愿中国梦圆,航空更强!

——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航空部件厂班长薛莹

(本报记者张丹华采访整理)  

张润元——

接力干,昔日荒山变青山

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守护八步沙的未来。愿家园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甜!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想当年,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八步沙,沙丘向着村庄跑,每年逼近七八米,压田地、埋庄稼。

1981年,为了不让沙老虎吞掉家园,我们六个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始治沙造林。如今,当初的“六老汉”中,有的走了,有的老了干不动了。但是,我们组建林场之初就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治沙接着干下去。现在,第二代、第三代后辈已加入治沙行列。

经过38年的坚守,八步沙正从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绿水青山”;今后,我们要让八步沙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代表张润元

(本报记者付文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