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一流军队所向披靡的“战刀”

将帅:一流军队所向披靡的“战刀”

翻阅战争历史的长卷,不难发现:战争不仅是国力军力的激烈碰撞,更是思维理念的锐利交锋。“一计之出,可以倾覆百万师;一谋之就,孤军亦可以制胜。”更说出了将帅导演战争、左右战争的统领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打赢未来世界顶尖级战争,需要以胜战人才匮乏之急,将高端人才培养摆在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加速打造、高效催生。

没有大批战略人才的军队走不远

国防安全,根在国力,胜在思维,没有引领潮流的战略思维,缺乏穿越时空的未来眼光,军队就站不到世界前列。

战略人才把脉航向。一个民族必须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一支军队只有高端人才云集,才能把脉建设发展方向,引领军队走向未来。今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步来临,进一步加剧了战争迷雾,未来战争什么样、怎样打、如何制胜,更增添了不确定性。军队建设为战争准备。这个准备,只有瞄准未来战争这个靶标,擦的枪、磨的刀,才能用得上。否则,可能就是刺刀对坦克。战略人才,就是引领军队走向未来的头雁。

战略人才助推转型。在战斗力生成的链条上,人才是最特殊的零部件;在军队转型发展的征程上,高端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转型中的军队需要爬坡过坎,捷径是通过弯道超车,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站到世界军队方阵的前列。战略人才,就是助力军队转型发展的强力推手,让前行的军队高效跨越雄关漫道,快速驶上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战略人才,就是军队转型发展的加速器,通过观念、经验、能力的悄然给力,提升部队建设发展的速度,进而快速超越强敌,挺立世界军事方阵之巅。

战略人才催生实力。人才永远是第一战斗力,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中之重。信息、智能交融时代的战争,战略人才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更加举足轻重。可以说,没有科技人才,特别是战略科技人才,武器装备就不会脱胎换骨,更不会焕发出超越强大对手的世界顶尖级战斗力。有人说,未来战争既是科技大家导演的战争,也是科技大家支撑的战争。此话,无疑道出了科技、科技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战略人才的标准不同于过去

“要想通晓战争,必须审视一下每个特定时代的主要特征。”传统战争,由于武器装备性能所限,智慧成为战略战役指挥员能力素质的根本。今天,战争对抗方式、制胜机理发生深刻变化,丈量将帅的标尺已经改变。

必须有未来目光。智能化步伐的声音,要求战略人才,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思维观念、知识能力与时代同步。一方面,把脉军事变革趋势。当今世界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战争形态急速演变、制胜机理深刻变化,能够把脉军事变革大势、洞察战争风云之人,才是军事战略人才。另一方面,洞察当代战争走向。军事人才为战争而储备,准备与导控的是明天、后天的战争,使命任务的特殊性,要求必须站在未来思考今天的战争,否则辛辛苦苦准备的就是昨天的战争,那无异于近代的“马其诺防线”。

必须有战略定力。指挥员的战略定力,一方面,要有驾驭战争大局的能力。就是能够有效感知战争、掌控战争走向。正如毛泽东所说,“不但要有压倒敌人的勇气,而且要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就是要有战略思维、全局意识。另一方面,要有坚毅勇敢的性格。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你死我活的定律,要求指挥员必须具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豪气。

必须有科技素养。2013年9月,美国一家知名智库给国防部的一份建言报告提出,美国防部应当把“下一代技术”创新的重心,放在颠覆性技术上,即“以快速打破与对手间军力平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或技术群”。足见,技术已成为战争天平的制胜砝码。信息与智能交融的时代,科技素质既是指挥员的眼睛,更是驾驭战争的大脑。科技素质缺乏,将帅这个“大脑”就会与部队这个“躯干”不合拍、不匹配,甚至脱节。面对“零决策”的智能指挥平台、“零用时”的高精度武器、“零伤亡”的战争目的追求,新时代的战略战役指挥员更需是昂首于世界军事革命前沿的科技大师。

必须有一腔热血。一位将领曾说过:“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决定最终成败的往往是士兵一腔热血,这也是为什么荷枪实弹的侵略者通常只能一时一次成功,不能避免走麦城的命运。”所以,优秀的将帅之才,必须具有为战而生、为和平而生的满满情怀,具有面向战场、一路向前的使命担当。

战略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常规

战略人才要求标准之高、培养之艰难,特别是和平环境下更需要不循常规,采取超常措施、特别措施培养造就。

发现有打仗潜质的人才。从古到今的战争史上,凡是留名不朽的军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培养战略人才,第一位的是发现军事天赋。一是要有相对明确的军事天赋标准。标准是选人的第一抓手。要通过对古今中外军事名人特性的研究,总结出军事天赋的轮廓标准,为各级第一时间发现有战争潜力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要多渠道、多方式选择。从“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看出,对于军事天赋人才的选拔,仅靠条条框框的标尺是不行的,应多方式选拔和推荐。如,通过科学的制度选、依靠大数据选,在比武、演习等重大活动中发现,以及基于预战争、仿真环境选等。三是要有特殊的政策让他们发挥作用。超常人才,往往有与众不同的性格。这要求必须有容他们个性的政策、岗位、环境,使其军事潜质锤炼成为胜敌的本领。

打造“实战”环境培养。太舒适的环境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和平环境下,锻造战争人才特别是战争帅才,没有近似实战的环境不行。一是让训练像实战。和平环境下,必须将演习演练,特别是战略战役性演习做到像打仗一样逼真,为将帅人才历练、生成提供广阔舞台。二是搭建仿真战场。未来“打什么仗、与谁打、在哪打、怎样打”需要仿真化设计。战争首先变成施工图,军事斗争准备再依此进行,战争的主动权就会在我们自己手里。需要充分借助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颠覆性技术等,建设陆海空火一体的仿真战场,让实战前夜的静悄悄战争首先在室内打响。帅才造就,就是要用敌人“看不见”的仿真战场静悄悄催生。三是抓住战机磨砺。战火出真知,战火出人才。这是军事人才成长的不二法门。锋利的刃,来自苦苦的磨砺。需要抓住边境军事对峙、中外联演等重大军事活动,培养锻炼军事人才。而当战争来临时,更需创造和抓住有利时机,给部队锻炼的机会与舞台。

重在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战略人才的造就不是应试与灌输,而在于点燃他们心中胜战的火焰与使命。一是环境熏陶。打仗是军人的天职,枕戈待旦既是本色要求,也是使命之约。矢志不渝的情怀需要依附生长的土壤而存在,只要全社会、全军营对军人为战而生的土壤充分培植,军人厉兵秣马的热血自会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要通过火热的社会环境熏陶,激励军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为民奉献的使命担当;要通过军营明天上战场的环境重压,培植与点燃官兵视死如归的血性情怀。二是知识武装。点燃军事人才为祖国“万里赴戎机”的胸怀壮志,更需要从内心深处培植。知识储备是点燃激情的基础。只有加强学习,深度研究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才能积蓄饱满的爱国情,生成砥砺前行的战斗精神。三是政策激励。面向战场的杀敌精神,也需要政策制度给力。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