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华日军屠杀的死难者

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华日军屠杀的死难者

12月6日上午,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湖山村举行村祭,祭奠在侵华日军湖山村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在湖山抗击日军战斗中牺牲的中国军人。

77年前的12月6日,侵华日军第16师团入侵湖山村,随即在湖山村及其周边爆发了南京保卫战役的“孟塘——湖山战斗”,从当天(6日)至南京沦陷(13日),湖山村被屠杀的村民(含本村人在本村、本村人在外村、外村人在本村遭屠杀的)就有50多人,南京沦陷后又有10多人遇难;先后有15家绝户,200多间房屋被焚烧。

祭奠现场,挂有写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湖山村村祭活动”的横幅。献给大屠杀死难者及湖山战斗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的花圈上,挂着“青山绿水长流生前浩气,翠柏苍松堪慰过后英灵”的挽带。村祭在该村观音岗“以史为鉴”纪念碑前举行,纪念碑上刻有在日军大屠杀中遇难的60多位村名的姓名,该碑被公认为是南京民间建立的第一座村级大屠杀死难者纪念碑。

湖山村党总支书记艾钱云说,湖山村沦陷得比南京城早一周,因此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村民举行村祭。在悼念死难村民、缅怀抗日烈士的同时,告诫人们勿忘历史,珍视和保卫和平,为实现强国梦想努力,同时也让青少年受教育,增进他们的爱国情怀。

刚治愈骨折的大屠杀见证人、87岁的苏国宝,在孙女的搀扶下,拄拐来到村祭现场。当年苏国宝3岁的弟弟被日军扔下七乡河淹死,义姑父等乡亲被日军屠杀。苏老说,死难者中有反抗日军施暴而被杀的,有先被拉夫或抓去带路后被杀的等。日军杀人的手段包括枪击、刀砍、刺刀捅、溺毙、锹砸。

此前可检索的湖山大屠杀死难者仅有从城里到该村避难死亡的潘尚信、潘爱英两人。2003年夏,本报记者带着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在孟塘、湖山、仙鹤门展开调查,寻找大屠杀幸存者、见证人,抢救性记录村民口述历史。湖山调查进行了12天,个别寻找了23位证人,取得21份证词,均由证人签名、盖章按指纹,村委会加盖了公章。绝大部分均有两人以上证明,且与史料记载相符,形成了证据链,遇难者人、地、时、事、因、果齐全。这些证词已由南京大学历史系收藏,后又经江苏省公证处公证。根据这些证言,整理出了39个案例,得出60多位死难者名单。2004年8月,中文核心学术期刊——《民国档案》2004年第3期发表了全部证言。2005年12月出版发行的大型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6卷收录了湖山村村民的证言。

纪念碑正面的碑文和背面的死难者姓名,都重新用油漆描过。2005年8月,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建起了这座纪念碑,其正面镌刻了本报记者撰写的碑文。当时一些研究大屠杀史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纪念碑落成仪式;随后,日本和平友好人士松冈环也率团前来凭吊。

南京师范大学史学教授张连红等学者认为,湖山调查较完整地呈现了日军在一个农村社区的暴行。调查者认为,湖山调查成果显示:南京大屠杀并非始于1937年12月13日,而是始于日军实施“南京攻略”,开始进攻南京外围阵地的12月初。

村祭结束前,按照当地民俗,燃放鞭炮慰藉亡灵。随后,在该村的文化广场举办了报告会,并展示了“大屠杀的见证”“史料记录集”等展板。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