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负”才能让教育“添彩”

为教师“减负”才能让教育“添彩”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事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教师发挥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作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一揽子意见。而随着《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印发也意味着排除社会干扰因素,让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将对教师减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教师减负,首要就是找病因、查病灶,找准“负担清单”才能列出“减负清单”。一段时间以来,如何切实减轻基层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时至今日,为教师减负上升到制度层面,就足以说明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在基层确实存在并亟待解决。通过梳理不难发现,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有的地方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有的地方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在落实精准扶贫、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这些“副业”极大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让学校和教师疲于应付,偏离了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和使命。对此,必须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让教师回到本位,让教育回归本质,使广大教师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学生也能舒心学习、静心学习。

为教师减负,根本在于抓好顶层设计与实际问题的有效对接。据教育部梳理,目前全国各类进校园活动达五十多项,一些本来属于政府、社会、企业的工作过度投放到校园内,使得教师们的主业受到了挤压。从这个方面来看,一些地方的学校、教师之所以难守主业、难务正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基层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是基层其他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因此,要减轻教师额外的负担,不是仅仅靠教育行业内部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实现共同治理和综合治理,把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和解决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实问题有效对接,让各级政府部门真正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责主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转变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做起,把治理机制建在前面、把减负政策落到实处、把教育改革推向深入,基层教师承受的负担才会真正减下来。

为教师减负,关键在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出了一系列务实的举措。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到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从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到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等等。政策出台以后,关键就在于抓落实。为基层教师减负非一日之功,更要避免“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学段等不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好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调动各级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落实督导,以督促减、以减增效。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政策红利,真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推动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教师减负需要全社会同向发力,切实扫清教书育人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让教师回到本位,让教育回归本质,才能真正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216/1070581.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安康市纪委监委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