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尹少成: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5)

四、实践角度看宪法:如何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规定了很多内容,特别是详细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但是宪法只有当它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之后,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否则它可能只是写在书上的字。那么,如何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将纸上的宪法转化为实践中生活中的宪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保障公民权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此,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介绍。

1.设立国家宪法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党中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各个行政机关、各界人民群众都在开展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树立宪法意识。宪法只有装在每个人心里的时候,装在每个人脑海里的时候,宪法的功能才能不断呈现出来。第二,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在宣传国家宪法日的相关活动中,宪法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对于宪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第四,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公职人员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让公职人员来树立宪法观念,共同来参加宪法日的相关活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在12月4日设立宪法日?这背后的原因就是,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通过的日期就是12月4日。

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201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一个条款。全国人大常委会也颁布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对于宪法宣誓的主体的规定。

那么,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呢?宪法宣誓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形式意义。形式意义在于有仪式感。庄重神圣的宣誓制度的仪式感有利于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权威,服从、尊崇宪法。同时,宣誓制度是公开的。这种公开的宣誓制度是公职人员向公权力所有者和社会的一种公开承诺。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还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同时也让宣誓者意识到自己权力的来源,依据宪法来行使权力。

3.合宪性审查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什么是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通常是由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条文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的制度。

合宪性审查制度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一般通俗地将这项制度称为“宪法的牙齿”。我们都知道牙齿对于人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宪法能否真正发挥文本上的作用,很重要的一点还得看有没有“牙齿”。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但凡是制定宪法的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客观地讲,合宪性审查在此之前是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和制度规定的。但是,2017年官方做出了相应的回应。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里面有一个很微小的变化,将其中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这个微小的调整,我们一般认为这是在为合宪性审查制度进行相应布局、相应谋划,未来这个机构将要承担合宪性审查的职责。通过制度改革或者机构调整,让宪法从写在纸上到走入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是我国立法者集体智慧所制定的一个法律文本,但这个法律文本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能够成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否能够成为权力行使的约束,其核心还在于它的实施。只有宪法上所规定的内容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宪法才是有生命的。也就是说,宪法需要有“牙齿”,有“牙齿”之后它才能够保障实施;只有保障实施之后,它才是有生命的。我国的宪法不仅是不断完善、趋于完美的宪法文本,更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宪法权威才能够树立起来。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