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繁荣与兴盛(2)

摘要: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再来看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从反面证明了“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民族复兴”这一重要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对其文化保持应有的尊重,如果丧失了文化自信,那就会丧失民族精神的独立,就会陷入精神上的被动,就易于被人摆布而难以有所作为。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我们知道印度过去曾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失去印度只是失去了一部分,但是失去了莎士比亚,就意味着失去了英国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

(二)文化自信能为发展道路提供丰厚滋养

一条道路有没有滋养,就决定了这条道路在这片土地上能不能有前景、能不能越来越宽广。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所以,这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在经济发展上,我们的道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产生了春运、年货、月饼等节日经济。每逢传统节日,我们的商品都是与传统文化相挂钩的,其背后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此外,包括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文化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孟子·梁惠王上》讲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如要保证粮食的产出,耕种就不能够违背农时;渔网太密,就容易把池子里的所有小鱼小虾都一网打尽;砍伐树木,也得在适合的时节。所以,我们应该对先人们远见卓识的思想多一分尊重,向他们致敬、学习。

在政治发展上,我们在干部管理、选拔方面强调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在制度方面推行民主协商制度。我们政治发展的多个层面,都与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关。

在社会发展上,我们提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也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分不开。古人一直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十九大报告则把“共同富裕”这一理念写入其中。第一个阶段从2020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再比如,《礼记·礼运篇》讲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和我们现在说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异曲同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古人的社会理想,并且要更加高质量地实现。

在生态发展上,中国传统哲学有“万物同源,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这对于我们的生态发展道路而言是丰厚的资源。我们充分吸收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拓展和丰富,最终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三)文化自信有益于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步伐,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个方面都强起来。

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也是考虑到历史上那些王朝的兴衰更替。我们中国共产党要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自我革命做好长期执政的准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我们现在强调的治国理政的相关举措,不仅有历史经验的影子,更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再创造、再升华。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来,结合现在的国情和时代精神,使其更加科学化,全面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比如,当前特别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些重大问题。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王朝也特别注重那一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虽然我们不能把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价值观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提并论,但领导干部是核心价值观的坚守者这一理念是共通的。因此,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我们必须强调“德”与“能”,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四)文化自信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