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疫情教育我们学会运用辩证思维

【地评线】京彩好评:疫情教育我们学会运用辩证思维

“多难兴邦”,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了我们很多,学会或懂得如何正确思考便为其一。

正确思想来自哪里?毛泽东同志在其哲学名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写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很显然,这说的是正确思想的源泉。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取正确思想,还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1585882515411

用辩证思维认识形势。形势,在古时候常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地形上的高下平险之势,以及行军布阵的阵势。我们今天说形势,多指国际国内时事及发展趋势,也指成绩、问题、内在因素、事物的发展。用辩证思维认识形势,要义是“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倾向;在看到成绩和光明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足和弱点;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也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勇气,增强信心。比如分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为我们提供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这一分析充满了辩证法,精辟透彻,激励人心,给人以主心骨、定盘星的力量,也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借助唯物辩证法的“透视镜”“望远镜”认识形势的自觉性。

用辩证思维观察事物。客观事物是复杂的、隐蔽着的,有时候我们的思想之所以蒙尘,就是因为往往被事物的表象、假象所迷惑。要正确地观察、认识事物,就需要用唯物辩证的眼光进行深入而透彻的思考。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正确的思想作为人的复杂思维过程及其结果,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能反映,也决不仅限于客体作用于人脑而产生的直观表象,而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鞭辟入里的分析与综合。进入这个层次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世间万物,色彩纷呈,人若上百,千姿百态。要想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就要在事物发展中看本质、看主流。因为唯有本质和主流,才反映事物的性质。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比如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影响,首先我们要认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事实,认清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看到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同时也得看到“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总体可控,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认识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主题和主线。这样看,才算看清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大趋势。

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世界是一个矛盾着的组合体。矛盾和问题任何时候都会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谓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面对矛盾和问题,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理解。但分析矛盾却不是随心所欲地乱指点,脱离实践地瞎议论,而是要遵循唯物辩证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深刻地而不是表面地认识矛盾。人的思想反映着格局和境界。思想博大,胸怀就宽阔、境界就高远,就能做大事业、实现大梦想。初心和使命要求所系,中国共产党人分析问题、认识矛盾必须站高望远,善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矛盾和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哲学思维的最美风景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党的事业在破解难题中前进。当前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大变局、历史大转折,我们要看清世界的本质,把握住时代的脉动,特别需要学会和懂得运用好唯物辩证法。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身担重任,分析和处理问题,必须自觉与党中央的基调要求对标对表,坚持把问题放到大局、全局中分析、比较和判断,用正确的思想和思路统揽统领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让胸怀和格局博大起来;才能跟得上国家前进的步伐,真正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等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进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地干出一番为党和人民所认可的成就和业绩。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