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考

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考

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构成首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首都“减量”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是最大的“增量”,创新驱动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和核心依托,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力争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承担国家使命。同时,通过科技支撑,着力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守北京责任。全力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硬核驱动高精尖产业发展,是当前北京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所在。

摄图网_501184204

一、秉持“人才第一”理念——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须坚持将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引进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面向全球聚集培养顶尖人才。引进一批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够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创业团队。在高层次人才医疗待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好政策创新和服务保障。推进“跨国雇佣”柔性机制。试点年薪制,提高稳定支持的比例,保障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重视“十年磨一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在条件成熟的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下放职称评审权。依托大院大所,吸引和培养世界顶尖科学家来京发展。北京地区的高校、院所可选择一定比例的岗位,在全球招聘国际一流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为目标,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及团队。

二、打造“国之重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在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中承担更大责任,积极承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任务,在网络安全、物质、空间、人口健康等领域前期布局的基础上,加速优势创新资源集聚整合,支撑服务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战略前沿领域持续建设由世界领军人才领衔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并在总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国家实验室在京建设的体制机制,基于北京在信息、生命、物质等优势领域的资源特点,力争组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

三、对标“世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科研机构

支持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去行政化改革,扩大其自主权。加大学术研究和基地建设的稳定支持力度的同时,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学术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化、卓越化、特色化发展,加强战略谋划,主动布局未来学科方向,依托“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重点和前沿学科,强化比较优势与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不但要“仰望星空”,持续提升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还要“接地气”,切实解决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此外,坚持“开放、融入、创新”的思维,积极推进与全球资源“高端链接”,加强对全球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四、着眼“航母旗舰”——培育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

加强中关村与硅谷等国际知名创新中心的合作,探索政府与有基础研究条件的企业、社会机构联合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引导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和专利布局,对国外市场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竞争对手专利布局和总体实力做出准确判断,申请国际专利、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创制国际技术标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等获取关键技术和人才,为企业创新和竞争保驾护航。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从而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在高精尖领域,支持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新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五、深化“改革升级”——持续优化良好创新生态

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不断加大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制度供给,为创新保驾护航。统筹利用好高校、院所、央企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将中央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属地的贡献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强化对创新的宽容失败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制度设计,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与完成人或团队共同拥有职务发明科技成果产权的改革试点。严格落实“科创30条”和《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并结合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引导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从1到N”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学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