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斌: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李锦斌: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新华网合肥5月24日电(李东标)近年来,安徽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放百年眼光、集创造之力,下好创新先手棋,依托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力新基建、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国家创新大格局中镌刻了安徽烙印、作出了安徽贡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

新华网:安徽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您也提出要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请您介绍一下安徽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有哪些大动作?取得了哪些原创性成果?

 李锦斌: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几年,我们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放百年眼光、集创造之力,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在量子信息、稳态强磁场、热核聚变、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全球领先的原创性成果,2016年以来,4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家创新大格局中镌刻了安徽烙印、作出了安徽贡献。具体来说:

一是争创“实验室”,就是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助力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建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代表着国家最顶尖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安徽大力度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前沿领域,先后涌现出量子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比如,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近日基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坚实基础。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我们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并作为安徽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紧抓在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创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二是建设“研究院”,就是着力建设量子、人工智能、能源、大健康、环境科学等五大研究院,构建安徽创新的平台矩阵。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我们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生命健康、环境科学等方向,打造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四梁八柱”。除量子领域外,在人工智能领域,脑图谱测绘、脑成像、类脑芯片等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在能源领域,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PF6线圈生产制造任务;在健康领域,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质子刀”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精准切除;在环境领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运行,新型“探霾”激光雷达项目打破了国外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垄断。同时,统筹推进安徽省“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全省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目前,安徽拥有28家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174家省重点实验室、52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布局“大装置”,就是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安徽创新的引力磁场。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我们按照“四个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速构建起立足合肥、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巩固一批,就是对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3个大装置,重在提升装置性能、开放水平;建设一批,就是对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施、高精度授时、未来网络3个大装置,加快建设进度;预研一批,就是对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3个大装置,加快前期工作;谋划一批,就是着眼中长期基础科学方向,再布局一批引领未来的科技基础设施。

新华网: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安徽科技”展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安徽如何发挥科教大省优势、推进技术攻关突破?

李锦斌:安徽科技在这一轮抗击疫情中亮点纷呈。比如,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向全国推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中成药治疗方案,在省内及武汉方舱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东超科技研发出全球首创的空气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挂号机、电梯,在我省各大医院、高校推广使用。安徽能涌现出这些“硬核”技术,主要得益于这些年我们持之以恒地抓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地方下功夫。工作中,我们重点解决好“卡点在哪、路径在哪、力量在哪”三个问题。

一是针对“卡点在哪”,把准“安全+发展”的攻坚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瞄准科技前沿领域、产业升级方向,从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机器人、航空发动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技术需求入手,明确技术攻坚目标任务,在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关键装备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比如,合肥在全国首次投产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发出0.12毫米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研发的陶铝新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二是针对“路径在哪”,明确“专项+工程”的攻坚模式。攻克“卡脖子”,需要“专项”聚集资源,“工程”支撑突破。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产业“卡脖子”问题,我们凝练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谁干得好就支持谁,谋求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2015年以来,我省已部署实施18个重大专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14项,首期启动即拉动产业投资1185亿元。

三是针对“力量在哪”,构建“自主+协同”的攻坚体系。自主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坚持扬皖所长,深化协同创新,聚力打造“一体三区一廊”。“一体”,就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重在推进合肥与张江两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三区”,一个是“一岭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中试验区,一个是与苏浙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还有一个就是推动16个省辖市与沪苏浙分别共建1-2个合作示范区;“一廊”,就是高位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今年,我们与复旦大学共建了电子信息联合创新中心,与上海交大共建了轨道交通材料研究院。

新华网:我们了解到,去年安徽启动运营全国首座创新主题馆,前不久又成功举办了线上交易会。请问安徽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李锦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形成现实生产力;创新的成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近年来,我们下大气力打造产学研贯通融合平台,着力推动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实现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2016-2019年,我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3.6%,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千亿元以上。

一是以“安徽创新馆”等为平台实现集中转化。去年我们新建运营安徽创新馆,这既是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大型场馆,也是集“政产学研用金”功能于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我们以安徽创新馆为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整合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平台、科技服务中介,推动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团队、技术经纪人等资源互通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科技成果“一站式”转化服务体系。安徽创新馆运营启动以来,发布科技创新成果200项、协助入馆企业收集专利2.6万个、技术合同登记金额8亿元。

二是以“全创改试验”为依托实现畅通转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几年,安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发挥金融“催化剂”作用,建立起以省级股权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科技担保于一体,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一季度新增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板挂牌企业354家;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以编制周转池为引领,大力实施首席科学家、股权激励等举措,构建起科研创新“沿途下蛋”模式,推动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比如,我们依托“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发展起来的超导质子加速器等68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农业、医疗等领域。

三是以“云端交易会”为载体实现便捷转化。顺应数字化浪潮,搭建面向全国的线上成果交易会等共享平台,采取“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模式,推进全省科技资源全面“上云”,构建省市县三级覆盖、线上线下两端互动的科技转化服务体系。4月30日,我们成功举办“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现场发布科技成果300多项,30个项目云签约,签约金额450亿元。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