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加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但脱贫攻坚工作已吹响“冲锋号”,进入倒计时,容不得半点懈怠。脱贫攻坚不单单是脱贫本身的工作任务,是证明我党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体现。集中精力抓战“疫”、完成脱贫“清零”没有任何可以拖延的余地。因此,打好脱贫攻坚战,是真抓实干结果的过程和验证,是对党员干部、地方党组织的一次严峻考验。经得起脱贫攻坚的大考,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三实”的干部。
脱贫攻坚,思想作风要踏实。脱贫攻坚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思想松懈。扶贫干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要从思想上与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工作步调一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讲政治、讲奉献、顾大局,从思想上对脱贫攻坚有正确的认识,从行动上和党中央安排部署保持高度一致,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因此,每名扶贫干部要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点,从思想上找准发力点,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在思想上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始终以党性原则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在正确的思想支配下,严格按照脱贫攻坚的方法、步骤落实到工作中,带好头、指好路,用实际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工作作风要踏实。脱贫攻坚,对于贫困群众来说,需要外力的帮助,如技术、信贷资金、劳动力、脱贫惠民政策落实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标牌不只是挂在胸前,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没说到而做到了,更能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精神,这就是更高的思想境界,需要每名党员干部找准政治站位、挑起脱贫攻坚的担子,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问题导向,在帮扶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衡量对一项工作作风是否踏实,是否硬气,要看群众的满意度,需要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等。脱贫攻坚工作不单单是保留在纸面上,要经得起上级的检查验收,经得起走访、调研、对贫困户的交流和细谈,检查验收在与被脱贫户的交流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看报表、看资料、看脱贫手册,重要的是通过对扶贫对象的问、看、体验,验证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成效。为打造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监督平台,要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的信访举报通道,让群众监督成为衡量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把尺子,有效防止脱贫攻坚工作的纸上谈兵,惠民政策走形式、不落地,只注重宣传而缺少工作实效的形式主义现象发生。用踏实的工作作风,用务实的工作成绩,提升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让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得到实效。
脱贫攻坚工作要真实。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脱贫攻坚容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任何的虚假。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的是永久的脱贫,不是暂时的脱贫,脱贫攻坚工作是否扎实有效,要经得起时间的验证。脱贫工作的质量好坏,衡量的标准是不能返贫,这样的工作才扎实有效,才是脱贫攻坚工作想要的扶贫结果。脱贫攻坚要的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要因人、因地制定出扶贫方案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栽下“摇钱树”,引得凤凰来,有脱贫计划、有脱贫方案、有脱贫项目等,且发展项目长远。越是攻坚之年,脱贫对象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是难破的堡垒、是工作的难度,更是考验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和作风的时候,是发挥党员冲锋在前,面对脱贫攻坚难题不退缩,一对一帮扶,一户一户解决遇到的难题,一项一项问题清零的时候。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回头看”,看是否存有扶贫对象收入减少,甚至“返贫”现象,做到早预防、早制定措施、早实施巩固脱贫工作的方案。对扶贫对象既要扶上“马”,也要送一“程”,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永久和长远。(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巨野农商银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