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读《论语》,学做人

报告人:钱逊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原副会长
简 介: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的中心思想是学做人?《论语》揭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经过世代传承又对中国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已故的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原副会长钱逊先生对以上问题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解答,并分享了自己与《论语》结缘的渊源故事。敬请期待。
总播放:27623
发布时间:2020-07-29 10:07
  • 孔子“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为政的根本是正名,正名的根本是正人,正人的根本在正己。因此,国如何治最终还是落实到当权者如何修身上,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论语》提出了做人的一个理想人格目标,就是做君子,其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回答了我们人生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如何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那么,如何做才能被称为君子呢?敬请关注本段内容。[文稿][课件][专辑]

  • 《论语》中蕴含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培育并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报告中,钱逊先生以抗元英雄文天祥的事迹和“丁龙讲座”的由来为例,讲述了《论语》对包括精英阶层和普通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深刻影响。

  •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本段内容中,钱穆之子钱逊先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读《论语》的经历,及立志不惧艰难阻碍劝人读《论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

  • 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位将军脾气特别暴躁,经常打骂、更换佣人。后来有位叫丁龙的山东人到将军家做佣人,在遭到将军无理辞退后仍尽忠职守地为将军做了第二天的早餐,这一举动得到将军的欣赏和挽留。经过长期相处,将军愈发感佩丁龙的为人,并对深深影响丁龙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将军为了纪念丁龙,捐钱给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美国为汉学设立的第一个讲座——“丁龙讲座”。

     

    钱逊

    钱逊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原副会长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报告专辑

    点击查看课件

    钱逊(1933年10月—2019年8月22日),籍贯江苏无锡,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历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在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等职。

    我今天想讲三个问题:一是对《论语》中心思想的理解,其实就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想说一下两千多年来,《论语》中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后跟大家说一说这几十年来,我自己读《论语》的一些体会。

    一、《论语》的中心思想:学做人

    说到《论语》,人们常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宋代传下来的,到如今已传了一千多年,意思是《论语》是一种政治哲学,它的中心思想是治国道理。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就是帮助历代统治者治国、统治老百姓。一直到现在,仍然有人抱持着这种观点,甚至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凡是被压迫的人都反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凡是处在社会上层,有较高地位的人都拥护、赞扬孔子。今天我想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并不能说明《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真正地位和影响。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借用《大学》里的一句话就能简单明了地说明,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也许有人会问,儒家不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怎么它的中心思想不在这个地方?孔子也好,儒家也好,他们确实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目标。孔子周游列国,到各个诸侯国游说国君,就是因为看到天下无道,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当时的情况,所以很多人有上述质疑是很正常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希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大学》里讲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紧接着八条目的一句话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修身”,这才是对儒学,对孔子《论语》中的思想全面、完整地理解。

    从《论语》本身的内容来讲如何说明这一点呢?《论语》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将奚先?”当时有传言说卫君要请孔子出来当政,子路就问孔子,如果卫君请您出山,您首先要做什么。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是什么意思?我们看《论语》中的另一段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认为孔子说得很对,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我还能吃得上东西吗?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大国之间互相争夺土地,天子号令不了诸侯,卿大夫势力扩张,篡权甚至篡位。比如鲁国的国君就被架空了,实际掌权的是鲁国的三大家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秩序,是孔子希望恢复的秩序,而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就是“正名”。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行使什么样的权力,尽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君、臣、父、子,各种人都各得其所,这就是孔子具体的治理目标。

    怎么才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呢?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行政命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强行统一大家的行为,老百姓可能会因为害怕受罚不敢做坏事,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老百姓没有羞耻心,那就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要制度出了空子他们就可以钻,相信这一点我们自己从现代的日常生活里也可以体会到。因此孔子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引导老百姓,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就能使他们“有耻且格”,有羞耻心并自觉走正道。要通过改变老百姓的行为来改变当时的社会乱象,根本就是要提高百姓的自觉性,让他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社会上的问题才好解决,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政以德”把“正名”落实到了老百姓的自觉作为上,或者说老百姓的自觉是“正名”的一个基础。之后孔子又提出一个观点,要让老百姓行得正,首先当权的统治者要做表率,即“正人先正己”。关于这方面,《论语》里讲得很多,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行得正,就算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你做;你自己做得不对,还要求人家怎么做,人家不会听你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如正人何?”你自身不正,能正别人吗?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是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君子”指在位的有权势的人,他们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指普通老百姓,他们的道德风气好比是草。“草上之风”,这里“上”字用作动词,指风吹到草上;“必偃”,草就随风倒。也就是说,要改善老百姓的道德风气,关键在君子能不能率先示范。领导的品行如何自然会影响下面的人,影响普通老百姓的道德观念。可以说,孔子周游列国找当时的一些国君谈的主要是这个问题。孔子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自己带头了,下面谁敢不正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也是最关键的。

    我试着把孔子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思路概括成三句话:为政的根本是正名;正名的根本是正人;正人的根本在正己。按这个思路去考虑,治理天下最后就落实到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最关键的是当权者要修身。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我们就不难发现《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展开的。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