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陈志刚:决胜全面小康 创造新的辉煌(3)

1. 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扶贫

1984年5月,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福建省宁德地区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在头版刊登这封来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8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自此之后,为了实现小康,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一棒又一棒地致力于扶贫工作。

1986年5月16日,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当时称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我国的扶贫标准。1994年3月,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9月,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11年12月,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2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此全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2. 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国内生产总值到1990年比1980年翻一番,实际上198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比1980年翻一番了。第二步,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比1990年翻一番,实际上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比1990年翻一番了。针对这样的现状,在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之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新时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进入脱贫攻坚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在长期扶贫当中,好解决的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都是难解决的硬骨头。2012年,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国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扶贫任务更加艰巨。

2. 实践精准扶贫新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前,我们扶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搞“大水漫灌”。经常出现年年扶贫年年扶,平均数掩盖大多数。针对这种情况,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6月,他在贵州调研时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015年11月29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任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我国的脱贫标准用老百姓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

“一”就是一个收入,国家的收入标准是2011年的不变价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价等指数,到2019年年底现价是3218元,计划到2020年是4000元左右,折算成可支配收入是人均1万元,相当于每天2.2美元。这比国际极端贫困标准1.9美元要高。

“二”就是不愁吃、不愁穿。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

“三”就是“三保障”。即: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现在我们还加上饮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党的初心使命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六年中先后召开七次跨省区脱贫攻坚座谈会。

3. 构建起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22个省的省委书记、省长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脱贫攻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唯一的由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立军令状的工作。五级书记抓扶贫,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

从2015年开始,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派出干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加入到扶贫大军,通过构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4. 克服疫情影响,脱贫攻坚不能松懈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到2020年2月底,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