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可以说,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实践逻辑,深刻理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辉煌的思想源泉,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理论创新的动力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源于高度的理论自觉,而这一理论自觉又源于建党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召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内生动力。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亟待完成的两大历史重任。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前行,探讨了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主义,但皆被证明行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伟大理论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引领着中国先进分子开辟新航向,中国人从此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

理论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对待,而是作为观察和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工具。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现实的伟大斗争,这是建党之始就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优点。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能成为其他国家革命或建设的再版,而必须一切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夺取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以创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有过深刻的教训。历史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而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会把革命引向歧途。

在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深对理论创新的认识。毛泽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他认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然而“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毛泽东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他郑重地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遵循这样的思想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推进中国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完全正确的。

理论创新的特点是与时俱进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一科学理论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科学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领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一方面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老祖宗不能丢”;一方面强调要结合具体的国情、世情推进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有步骤展开,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开始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理论创新的目的是建党强党

回顾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不断带领人民创造丰功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强党的实践需要。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树常青,就是因为它总是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反映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从实践层面看,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想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中国共产党99年的奋斗史,是高擎旗帜、艰辛探索的历史,也是铸魂立心、理论强党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许多治国理政的新考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刘景泉 陆阳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