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把握好几方面张力

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把握好几方面张力

摘 要:中外合作大学面临更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在校师生经常受到不同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影响。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内容、教学设置上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着重把握好几方面的张力:一是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辩证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二是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坚守中国立场,从中国人身位上看待历史,也要放眼全球,摆脱盲目自卑和过度自信的心态,理性面对西方话语,形成中国立场和中国意识。三是批判意识与建构思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立场

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背景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跨境教育发展的生力军。自1993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发布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合法”存在已经有27年历史。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截至2019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已经覆盖31个省或直辖市。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独立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相继诞生,这类大学处在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制度的交汇点上。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一个既具历史意义又具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自2004年建成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以来,我国现有中外合作大学9所(内地与香港合作举办的大学按照中外合作大学的政策执行),这些大学的兴办,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新的面貌和气象,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交融、中西对话已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成为诠释这个主题的独特视角。如何阅读和理解这一段历史,如何面对和承受这一段历史,或者有效地向21世纪的青年们呈现这一段历史,进而促成这个国家栋梁之才的培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相适应而匹配的人文情怀、国民品格、公民精神和爱国热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在中外合作大学中开展思政课教学,我们需要面对校园中师生群体多样、教学环境多元、文化融合频繁的现实环境而进行必要的方法创新,保持与学校专业课程充分对话的姿态与空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的。

1.在一流校园教学资源环境下,需要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期待和视野,以期与专业课互相配合,培养专业扎实、功底深厚的人才。中外合作大学往往以专业课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资源、保持与国外一流大学原汁原味的教学品质著称,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课程,稍有逊色便在师生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资源异常丰沛的时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过程中,不少学生因未具备专业常识而对“历史”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别批判的眼光。一般学生往往泛泛地对西方的现代性有所认知,但未经审慎思考。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认真慎重考虑如何使用既有的教材,以期切合中外合作大学学生口味,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个性特点,提供可以与专业课同台展示的优质课程,符合教学对象的知识储备、期待心理、学习环境等情况,从而为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的成长提供有益滋养。

2.在全球文明交融之际,需要引导学生淬炼责任意识、凝聚民族向心力,担当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发展命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既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人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果实。思政课作为中外合作大学思政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地位、所面临的困境、所担当的使命、所描绘的蓝图,更需要通过实践考察,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当下有真切的感知和体验,理论学习结合实践体验,从而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引导学生有力量和底气在国际大视野中思考并提出我们的未来构想,增进与他者的互相对话和交流,掌握中国人自己的命运,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具有“新中国精神”的国家,为全球的现代性探索提供来自中国视角的独特智慧,使世界各国文化真正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在高度国际化的环境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古—今”传承、储备“中—外”视野、避免盲目偏视的单向度思维,培养整全的意识和批判的方法。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语)。中国人很早就开启了对外交流的历史和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气质特点,更参与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塑形和建构。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研究中国文化在传承绵延的过程中,其自新的品格、坚韧的毅力、海纳的胸怀、宽容的气韵、创新的精神、变通的思维和开放的姿态,需要引导学生避免对“古—今”“中—外”进行简单切分观照而带来的盲目偏视,从而以整全的意识和批判的方法认知“中国”、确认“中国人”身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须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张力

如前所述,在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课教学,教师面临独特的环境,肩负自身的教学使命和责任。作为思政课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围绕以上整体目标,针对该门课程自身的挑战和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张力:

1.把握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的张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叙述之间的张力。理解这一点,才能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文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感知和独立判断。

一是历史无可避免地带有具体的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倾向。美国学者怀特曾在《元史学》中提出,“所有的史料,包括第一手材料与档案,都是具体的个人记录下来的,一牵扯到具体的人,就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倾向,就不可避免有“人”的历史局限,就不可能完全科学客观,做到巨细靡遗地记录牵扯到的人与事的复杂情况,而不掺入运用修辞逻辑的历史想象。”[1]这意味着,历史事件会因不同的人而呈现为不同的叙述版本,同时历史事件只有经过人的叙述才得以“进入”历史。

二是历史叙事既不能等同于历史事件,也不能和历史事件对立。虽然历史学家总是裹挟着主观上这样或那样的独特个性,来从事历史叙述和历史研究,但历史事件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可以被观察、被记录和被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在其著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曾这样说:“文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才是真正的史料—就是说它们是历史综合的两种因素;处在这种地位,它们就不是和历史对立的,也不是和综合对立的,如同泉水和携桶汲水的人相对立一样,它们就是历史本身的部分,它们就在综合之中,它们是综合的组成并被它所组成。”[2]

三是人现实的研究能力与认识程度,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历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从人不断求知的本性出发,我们不断探索着历史,使之随着人的知识的扩充、眼界的开阔、材料的挖掘而不断完善和补益。正如学者丁向荣所说:“人发展到什么程度,历史就发展到什么程度。”[3]

综合以上三点,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之间的张力,理性面对每一个历史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每一个历史读本的同时,理解著者的写作立场、所持观点、所由路径和所含的目的,以此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感知和体认,以期获得相对整全完备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始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保持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态度,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各方面的改善,中国人将日渐自信地面对自身、面对过去以及面对将来。

2.把握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张力。“立场”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又因人而异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和实践范畴,其本质方面则是人的“态度”。不同的人“在场”于同一种“事物”或“问题”,只可能因持不同的“态度”而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因不持“态度”而没有立场,从某种角度而言,即便不持“态度”,这本身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所谓中国立场,指的是始终要胸怀祖国,保持以中国立场为本位,做到问题意识是中国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的。所谓全球视野,指的是提倡全球化时代的开阔眼界。在教学中,教师须倡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迥异立场的话语、解释和评价,培养多向度切入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于某一现象拥获尽可能“整全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的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并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一是中国人参与并塑形了全球的现代性样貌。现代以来的西方强国,即那些现代性的、最初的发源地,他们的兴起,诸如美国的独立建国以及荷兰海上称雄、英国的全球称霸,并不是孤立发生的西方历史事件,他们与东西间交流往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中国的文字,还有中国历史编年法、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如科举制度)、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都曾给予西方启蒙思想前驱以启发和引导。[4]

二是中国的现代性探索离不开我们积极对外学习、借鉴、判断和取法的实践。诚如学者欧阳军喜指出,“如果就中国论中国,就永远无法讲清楚中国。”[5]如果不清楚俄国十月革命,我们就很难理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不清楚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质,我们就很难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三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中国的近现代史愈发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态势。随着学术探讨的深入和广泛,我们得以对既往历史的认知越来越明晰,而在这种追溯反思过程中,我们能重新审视来自西方的现代性,并能够重新体认中国近现代历史,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可见,身为中国人,我们需要坚守中国立场,站在中国人身位上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同时,我们也须充分参照体验他者立场的见解,摆脱各种成见,敞开胸怀,超越自身故有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超越自身立场的角度来观察和反思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需要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观察、理解、思考我们自身的文化;相应地,在另一个方向,甚至于另几个方向上的思考、理解、观察也应当成为我们审视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一种参照,从而以期取得相对整全完备的把握。

3.把握批判意识与建构思维的张力。就中国近现代历史学习研究而言,在思维方式上,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面临不少的困扰,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异常热闹的众声喧哗的时代。依托信息传播技术的强力支撑,我们的困境早已不是怅憾信息的匮乏,而是如何处理迎面而来的繁多信息。生活如此,学术也同境。中国近两百年的历史,通常被学术界统称“中国近现代史”,但在这统一命题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读本,却可谓纷繁复杂,呈现众说纷纭的景象。例如:学者们对于近两百年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就“近代中国”起于何时这一问题来说,有的主张将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有的学者则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观点提出挑战。中国也有部分学者常以“因果论”思路建构,把战败(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作为“因”,把学习西方作为国家复兴的“果”,以此观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思路也往往服膺进化史观。这一分析框架,与后来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中国学”常用的“冲击—反应”模式同构;略为不同的是,显现其中作者的立场与身位—前者站在“中国”这一端,以“中国自明”角度考究“不明西方”,后者站在“西方”那一端,以“西方自明”角度考究“不明中国”。

二是在当今社会环境之中,随着迅速变迁的技术更迭、信息整合以及经济震荡,我们所称的“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生活的不再只是获取知识与技能,而是我们是否具备判断各种“判断”的能力,迎面“可能”的胸襟以及面向“他者” (其他说法)的宽容。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资源异常丰沛的时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过程中,不少学生因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别批判的眼光,往往无法理性面对来自不同立场、采用不同方法、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学者的历史著作。因此,关键不是教会学生“是什么”,而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即养成辨别、判断和选择各种历史读本、说法的能力和定力。

三是中外合作大学相较国内传统大学,具备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开放的校园环境。在这些学校中,中外师生相互间的交流、对话、沟通和理解成为一种显见的日常行为。在此过程中,我们更须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鉴别的眼光,能够理性面对诸多不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并表现出中国人应有的为学素养和品格。教师尤其需要避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把握反思与建构两个维度的品格,并且将这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不经反思的建构将根基不实,不致建构的反思则虚弱无力。值得一提的是,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承与发展的内在不竭动力。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更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粹,即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尽可能展现多种学者的研究观点和说法,引导学生理性理解和思考中国近现代历史,从不同学人的叙述中体认学者的立场、观点,进而认识人类和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理念和价值;从而在这个全球交融、瞬息万变的时代,有能力面对不同的挑战,作出有识见的判断。(作者:徐钰愉 纪君燕,单位:宁波诺丁汉大学)

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把握好几方面张力”(项目编号:JG20180350)成果;2018年度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项目(立项号:18JDSZK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史景迁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M]. 温洽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总序.

[2]贝奈戴托·克罗齐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 道格拉斯·安斯利 ,英译;傅任敢,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1.

[3]丁向荣.历史:究竟历史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7.

[4]宋念申.发现东亚[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146.

[5]欧阳军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115.

《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徐钰愉 纪君燕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