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杨立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3)

二、孟子的哲学论证

孟子最伟大的哲学论证是《孟子·尽心上》。其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包含了孟子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论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论证,也是主体性哲学。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讲的是心,这是孟子非常关键的一段论述,从上下文看,这里讲的是大人、小人的分别。这段分析的重点在于,孟子强调了感官和心的不同。“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蔽于物”呈现出耳目的遮蔽性。感官的第二点是被动性,“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所以“思”的反面是遮蔽性和被动性。那么反过来,“思”就是超越遮蔽的和主动的,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超越性和主动性互为表里,主动性就体现为不断超越。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就说明“思”与“所思”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必然而非偶然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思”与“所思”的对象是必然关系而不是偶然关系?那就是“思”与“所思”的对象是内在关联而不是外在关联,更简单直接的回答是“思”与“所思”对象的同一。只有“思”与“所思”的对象同一,才能“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我们再来看“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段的核心论证在哪里?首先,要注意到这两句话句式的不同,第一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是判断句,也就是直接的同一,“尽其心”就是“知其性”,而不是通过“尽其心”达到“知其性”。第二句“知其性,则知天矣”中间有一个推理的过程。“尽其心”就是“知其性”,即:“尽其心”就是充分发挥出“心”的功能,而“心”的功能就是人的主动性。当人充分发挥出自己“心”的功能,也就是“心”的主动的、能动的、活跃的倾向的同时,人的本质倾向也就是人性就充分呈现出来了。为什么说“思”与“所思”的对象同一?当人充分实现自己的主动性,人的本质倾向就呈现出来了,而人的本质倾向就是人的主动性。但是,人的主动性、本质倾向又是人的“不得不”。因此,人的本质的主动性同时就是人的本质的被动性,因为人的主动性是人“不得不”主动。

有人说“中国哲学不分析”,那只是因为这些人的分析力不够,看不懂;有人说“中国哲学不论证”,实际上中国哲学家的文字都非常简洁,因为竹木简的书写成本太高,文字必须高度浓缩,思考和论证的过程必须浓缩在几行字当中,甚至就在结论中略加拨转,其实就是中间的几个字,甚至是句式的不同,就已经呈现出了他们思考和论证的过程。

最后,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就是要以最庄重的态度面对中国哲学,面对中国哲学家,面对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