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高杰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金融改革内在逻辑(3)

三、金融体系的构建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的进入、良好的工业体系的构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个阶段,中国金融体系更是快速发展,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各类股份制银行,还有城商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以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蓬勃发展,为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

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基于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生产了超过90%的笔记本电脑、小家电、按摩椅……生产了超过88%的手机、86%的微波炉、78%的空调、71%的彩电、62%的冰箱……在中国的出口货物中,服装、鞋帽、家具、玩具等工业品的比例只有14%,机械、电子、汽车、仪器等中高档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超过55%。

毫无疑问,制造业大国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们的小康社会是无从而谈的,更不用说去全面建设。当然,全面建设也基于我们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你要生产什么,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基本上都能找得到。服务于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们的银行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层次丰富的金融体系构建

2002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国有银行上市转变为大型商业银行,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展。

图7

这张图所显示的是我们的银行业的体量——总资产。最底下蓝色显示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的总资产。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呈明显的稳定的上升趋势。具体来说,黄色显示的是商业银行合计,也就是说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绝大部分的是黄色的商业银行,而在商业银行细分下,我们可以看到湖蓝色的是大型的商业银行,红色的是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再下来是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黄色的农村金融机构,最上层绿色显示的是其他金融机构,比如说典当、村镇银行等。在这张图上,除了看到各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在稳定增长之外,我们也看到了更为丰富的图谱,尤其是看到了绿色的这块其他金融机构增长显著。

我们的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国有银行已经转变为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行等多种类的金融机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延伸和发展。从时间段来看,在入世以后,尤其是在2002年到2006年,我们以外贸为导向,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迅速扩大和改变它的结构。

与此同时,也有我们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的证券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之日,沪市的“老8股”上市。与此同时,还有深市的“老5股”上市。沪市的“老8股”,即: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城以及凤凰化工。上市给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进行融资和提高声誉。像飞乐股票,我国第一家股份企业,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故事了。

深市的“老5股”,即:深发展、深万科、深宝安、深安达、深原野。我们知道,后来万科成为大名鼎鼎的房地产企业。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境内上市公司的数量。

图9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量是显著增长的。从阶段上来看,在2010年之前,它的斜率稍微缓一点,大概不到45°,而在2010年以后,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斜率超过了45°。这所反映的是在我们上市公司的早期,或证券市场的早期目标,是服务于国有企业的上市融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循环所促进的各类经济体的发展,我们的证券市场也从为国企服务而扩展到为所有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也为不断成长的投资者提供交易的场所和资金定价的机制,这也是未来我们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目标。

从市场来讲,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张图。

图8

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有一个飞速地发展。具体来说,在2005年之前,相对而言市值总量比较低一点,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0年左右,我们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而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丰富,上市公司的市值显著增加,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总市值与流通市值是有一些差距的,在全流通改革之前,国有企业有很多的股票是非流通股,经过了全流通改革以后,使得这两者的差距在减少;另外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加,表明证券市场所服务的各类型的企业是在不断增加的,尤其是2019年以来,我们的科创板的建立,为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又一个新的平台。

下面这张图所显示的是证券公司的数量。

图10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证券公司也在不断发展。证券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在总体趋势上是增加的,当然中间会有一些波动。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体来讲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截至2018年年底,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6.27万亿元,净资产1.89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62.87亿元,实现净利润666.20亿元。

上市公司市场交易,实际上投资者也在不断增多。小康社会我们没有讲投资者,但是刚才大家看到的一个指标——恩格尔系数,我们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在居民的支出中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支出占比越低,表明居民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更高的消费,或者用于投资。所以,实际上,现在我们的理财需求、投资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图11

这张图显示的是上证所、深交所A股和上证所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整体来讲,在没有科创板的时候,深交所的A股盈利率高于沪市的盈利率。沪市大盘股居多,深市小盘股居多,所以,它的市盈利率会稍微高一点。市盈利率是说你这个公司在挣一块钱的时候,你在市场上能够翻几倍,如果能翻两倍就是二,如果说翻十倍那就是十。一般情况下,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以15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在下降,就是说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早期的股票是一个稀缺品,现在随着各类的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股票供应的不断增加,整体上它的估值是下降的。而在2019年开始的科创板,我们看到它的估值非常的高,在90到100之间,这是目前投资者对创业或者科技含量的公司所给的一个定价。

图12

这张图所显示的是投资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期末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实际上新增投资者的数量是在增加的,也就是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投资理财的需求在增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债券市场。中国的债券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场内,一个是场外。场内部分主要是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交易,它实行的是竞价撮合,市场参与者一般是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也就是说,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可以在上证所和深证所市场上进行相应的债券交易。还有一个场外市场,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银行间的柜台市场来展开,实行的是询价谈判、双边报价,参与者是各类机构投资者和中国债券市场。

我们讲这样一个分开的结构,有它的历史成因。从未来发展的趋势上讲,场内和场外市场两个市场正在逐渐打通。我们的债券市场,为企业融资、为金融机构债、为金融机构融资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大家看一下,在这张图是上海证券市场发行人的情况。

图13

这张图是深圳证券市场发行人的情况。

14

上海证券市场发行人的情况,发行公司债的数量,也就是红色的曲线,在2017年之前是不如金融债的发行情况的,或者说我们早期的债券市场是以比较可靠的信用度、发行较高的金融债来主导的。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下,企业债的发行数量在增加。深圳证券市场发行人的情况,其实也比较接近了,就是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是最多的一类,其次是公司债,再有就是中小企业的可转债、私募债等。这是我们的债券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场所的过程。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也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的存量规模达到了112万亿元,其中国际投资者持债的规模达到2.8万亿元,近三年的平均增长达到40%。2020年9月,富时罗素公司明确纳入中国债券的时间表,至此,包括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以及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均把中国的债券纳入旗下的指数。这是中国债券市场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里程碑事件。

15

我们看一下这张图,柱状图显示的是上海和深圳债券发行人的家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量是显著增长的,尤其是上海债券发行人的家数在显著地增长。图中曲线代表的是股票发行人的家数。我们可以看到,深圳股票发行人的数量高于上海股票发行人的数量,这源于深圳的中小板市场。相对而言,它的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市场服务了更多的企业,而沪市主要是服务于规模偏大的公司。股票债券市场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也是在本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构建中,得以勇敢地去面向来自全球的竞争者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进一步的开放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我们的金融体系的构建,会在为经济高质量的增长,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之后,去建设更好的家园,去作出更多的努力。这里我们要提一下,我们的金融体系构建已经非常完整、非常庞大。我们更多的是看到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扩张。我们要简短地提一下,金融风险还是存在的。

我们在2017年提出的三大攻坚战里面,实际上金融风险是首要的风险。我们的商业银行从2016年、2017年开始去杠杆、防风险,到现在,尤其是2020年,我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民银行、银监会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安排,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一定程度的风险容忍率,给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艰难时刻。

我们的商业银行既要注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又要注重对风险的防范。风险会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等。各类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对利率都会很敏感,对各种风险传导机制都会很敏感。为了我们的实体经济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为我们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对金融风险的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