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万钧:全面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丰富内涵及对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新部署(6)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李万钧重点阐释了全会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精神实质以及对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新部署,对我们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科学谋划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

从发展思路上看,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社会性、公益性、跨界性和底线性,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发展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必须持续推进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

从发展原则上看,我们要做到六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在完善制度、健全体系上下功夫;二是进一步在突出公益、筑牢底线上下功夫;三是进一步在多元参与、共建共治上下功夫;四是进一步在精准服务、优化供给上下功夫;五是进一步在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六是进一步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上下功夫。

从发展目标上看,我们要同步谋划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要与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首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保障标准、工作模式、支撑条件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北京民政要在全国干得最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凸现;现代社会治理和民政发展的格局全面建立。

在“十四五”规划目标方面,我们要以建设“最有温度、最接地气、响应群众诉求最快”的社会建设和民政部门为牵引,确保到2025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民政事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首都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在更高水平上取得新进展,基层社会治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提高,基本社会服务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进步,基层能力建设在更高水平上迈出新步伐;一个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更加优良的现代化民政发展格局要基本形成。

(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部署安排

1.率先建立适应全面小康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

聚焦全会提出的民生保障短板问题,围绕困难群众、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困难群众的“代言人”、人民群众的“组织部”。坚持“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重,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加快健全完善“物质+服务”救助保障机制,满足困难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预期,托住托牢民生的底线。

2.率先建立大国首都超大城市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聚焦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弱项问题,突出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全面落实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社区议事协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社区服务站改革等工作。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社会企业等多元治理主体,重点在服务基层、发挥作用上下功夫,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做实做强。

3.率先建立适度普惠公平均等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

聚焦全会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目标,适应首都市民日益增长的“七有”“五性”需要,深化养老、慈善、社会心理等社会服务供给改革,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公平均等、服务优良的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民政基本社会服务的公益属性,殡葬服务、婚姻登记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慈善事业发展都要把便民利民惠民放在首要位置。

4.率先建立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体系

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推动形成业务发展与基础支撑保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良好势头。

5.率先建立顺畅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要把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落到实处,树立新型社会建设和民政安全观,加快形成权责明确、体制顺畅、制度健全、覆盖全面的监管体系,实现民政风险管理全覆盖。

(六)不断深化社会建设和民政领域改革创新

北京民政在平津战役的炮火中诞生,至今已走过72年历程。传统的历史积淀既是宝贵财富,也急需以创新来焕发新的活力。北京市委社会工委抓社会建设也已经有13个年头了,好做的工作都做了,我们现在需要以改革的勇气来啃硬骨头。“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想解决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方法,别无他路。

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工委和民政局“党政合一”的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协管员体制、殡葬服务、福利彩票、社会企业、福利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要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证明的改革力度,切实提升便民利民的水平。

第三,要加快推进实现方式变革,积极推进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改革,更加重视社会和市场的参与作用,提升效能,规范管理,更加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管理更规范,让群众更满意。

(七)全面加强党对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的领导

这次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了第一位,对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社会建设和民政领域点多、线长、面广、体量大等特点,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生命线,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牢固树立“看社会建设和民政首先从政治上看”的意识,毫不动摇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全部工作始终。

第二,要坚决贯彻落实全会对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安排,自觉把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作为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要毫不动摇把从严管党治党向纵深推进,落实全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的要求,紧扣社会建设和民政领域社会主体多、监管风险大的突出特征,始终绷紧从严管理这根弦,真正把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各级领导班子的分管责任和党员干部自我教育管理责任压实压细,压出成效。

第四,要毫不动摇加强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领域工作的领导,守好社会领域党建这个主阵地,全面加强党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机构、慈善组织、社会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地覆盖整个社会领域。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