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11月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7.8%,降幅居北京市第一 守护城市副中心“常态蓝”

1月至11月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7.8%,降幅居北京市第一 守护城市副中心“常态蓝”

湛蓝的天空下,大运河畔展开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资料图)。本报特约摄影 常鸣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了今年1月至11月各区PM2.5累计浓度统计数据,其中通州区同比下降17.8%,降幅居全市第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是通州“全区一盘棋”的联防联控机制,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各职能部门、街乡镇,建立起了生态环境快速响应监管指挥体系,构建了环境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闭环管控机制。

通州区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大屏幕上,能实时显示600多个“天眼”的数据。本报记者 陈强摄

600余“天眼”紧盯点位污染

在通州区的大街小巷,市民可能不会注意到路边的电线杆上、拐角房屋的屋顶上那一个个“小匣子”。这是通州区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天眼”,时刻为市民守护“常态蓝”。这样的“小匣子”,在全区共有600多个。

“天眼”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回通州区生态环境局。通过大数据分析,当某个点位的数据明显高出周边其他探头数据时,系统将自动推送报警信息,提醒相关社区、村工作人员对周边进行检查,充分发挥系统的“岗哨”作用,提升区域精细化管理水平,消除污染问题。今年9月的一个夜晚,系统报警潞源街道的一个工地存在污染问题,仅用时5分钟,属地工作人员就到达现场开始了整治。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石爱军说,有了这套系统,通州区的污染防治工作从“普遍吃药”变为“靶向治疗”。今年1月至11月,在“天眼”的帮助下,通州区已立案处罚环境违法问题814起。

第三方驻场监督工地扬尘治理

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整个通州区目前有大小工地600余个,如何治理扬尘?在通州,每个工程开工前,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通州公路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要联合组成工作组,进入工地进行扬尘治理的指导。开工后,除了区住建委的不定期检查外,还有第三方公司的巡查,对于易造成扬尘污染的土石方作业工地,将安排督导员驻场。

此外,通州区还要求各工地学习环球影城项目的环保经验,即在管理制度、施工方式、监督考核等方面都要做到精细化。例如,建设单位要聘请第三方公司负责项目公共区域的扬尘治理工作。为了更好地监督各标段内施工单位落实环境保护相关责任,建设单位还要聘请第三方环境监理单位,安排专职人员驻场,监督标段落实环保措施……

环球影城项目的环保经验目前已作为通州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通用标准,有关部门已将标准纳入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检查考核项,对不按标准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工程项目实施综合惩戒。

“大数据”管起移动污染源

据权威部门统计,重型柴油车等移动源,是本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其流动性比较大,治理起来有相当难度。通州区利用过去几年监测得到的“大数据”,将一批超标率较高、超标次数较多的车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划入“黑名单”,实现精细化治理。如果不主动维修提升环保标准,这些车辆将在验车、过户、报废等程序上受到限制。

除重型柴油车外,推土机、挖掘机等非道路机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这类非道路机械中,老旧的居多,大部分还是“国一”“国二”排放标准,排放污染大。在通州区,非道路机械在使用前,都要到区生态环境局进行备案,并生成包含车主信息、年检时间等要素在内的二维码。“持码上岗”的实现,让执法人员一扫描就能得到相关信息,大幅度提升了监管效率。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