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发展内容
经济发展的愿景如何落实?落实到发展内容上。发展内容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就经济发展内容而言,《纲要》将其具体化了。其中,现代市场经济建设包括七大体系:
一是供给侧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需求侧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三是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四是有为的政府治理体系。有为的政府作用和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
五是城乡区域经济体系。城乡区域体系是经济体系在城乡区域的展开,是一个辅助体系。城乡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
六是国内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是密切相关的。国际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资源不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际,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扩大,这是辅助性经济发展必然的一个发展方面。
七是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有条件和前提的,即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经济活动要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因为我们是在自然界中生活着的。
资源与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使我们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服务。而这些产品服务本身,需要两种力量结合起,比如水稻,水稻生产的过程可以控制,但是生产过程中自然的力量更加伟大。水稻、小麦的生长是自然规律;人类将田地整理好、把沟渠修好、把水引进来、大面积种植,这是经济活动。而这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自然规律,因此在人类活动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不可能有产品、服务和经济成果。
资源环境本身是有限的,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其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前提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不仅不能为人类带来福祉,反而可能带来损害。因为人是生活在资源环境中的,资源环境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压倒性位置”。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认识它、适应它,发展才能收获好结果,否则人类将会付出代价。
以上是发展内容的七大板块,其中供给侧、需求侧、市场体系、政府的作用四个方面是核心(经济发展的主体),城乡区域经济、国内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三个辅助体系,构成了“4+3”现代化经济体系。
总之,经济发展内容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五位一体”更高层次的概括。
(三)经济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建议》与《纲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两个内容:
第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议》提出了九大定性的远景目标,其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三大方面实力的要求。因为“十四五”规划是主要的,而2035年的目标只是远景目标,所以仅对远景目标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其核心就是反映了我们在经济势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要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与《纲要》都提出了“六新”的目标,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其中,《纲要》将其细化为五类、二十项重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五类、二十项指标)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四类、二十五项、三十三个指标)相比,更加简化且中心更加突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类主要指标是: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
首先,由“十三五”时期的四类指标,增加为“十四五”时期的五类指标,增加了“安全保障”指标。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把安全的指标特别凸显出来,很有必要。
其次,将“十三五”时期的“资源环境”指标改为“绿色生态”指标。
最后,将“十三五”时期的二十五项、三十三个指标,压缩为“十四五”时期的二十项指标。指标综合性更强,其中有一些发生了变化,比如创新驱动里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指标,由“十三五”时期投入强度改为了“十四五”时期的增长率的指标;城镇化率的指标,由原来的两个指标:一个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一个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统一为现在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说明对城镇化指标会更加重视;另外,“十四五”规划更强调我们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对高质量指标有具体的体现。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指标也有几个变化。不再强调GDP增长率,而是强调将其保持在合理区间、视各年度情况提出。当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增长的核心指标是就业率,但是我们现在还达不到。因为虽然我们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因此,我们还要把GDP增长作为首要指标。
当然,为了使增长的核心指标逐步向就业指标靠拢,我们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纲要》提出的GDP增长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视每年情况而定,我们使用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来逐步淡化GDP的指标、转向就业指标。
另外,“十四五”规划突出了效益和创新指标,比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标,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但是“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凸显,这是非常好的综合指标。
以上就通过发展愿景、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回答了“发展什么”这个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