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当今中国,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但也面临空前复杂的环境。面对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全局的视野定位国家安全,以整体的思路规划国家安全,一以贯之地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要实现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相互促进。
国家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社会过程;既要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又要处理好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
要做好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对各类风险的感知、预警、预防,着力增强国家安全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要加强统筹协调,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巨系统。随着国家实力逐渐增强和海外利益不断拓展,中国的安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安全短板都会导致外部风险涌入,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任何一个安全不足累积到一定程度,都会外溢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安全问题。我们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抵御内外风险叠加共振。
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均衡互动。
发展与安全是国家的两件大事。没有脱离安全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发展去谈安全;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还要看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亟须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要注重安全需求与安全能力的动态平衡。
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的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除了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还有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除了当下的安全领域,还有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型安全领域。
从安全需求来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只有产生先后、表现形式不同,没有大小、轻重之分,而且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任一领域的重大风险,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耦合、演变、升级,并与其他风险相互叠加与共振,其他领域风险也会转化为政治安全风险,最终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和党的执政地位。
由此,单纯强调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某一方面,或单纯强调某个领域的安全,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必须基于各类安全情境,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从安全能力来看,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大领域,必须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就是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捍卫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创新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方法,坚决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
历史经验表明,三者系统集成越有效,国家安全就越有依靠,就越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蒋华福,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