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互联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好互联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要从“什么是”“为什么要”“怎么做”三个方面推进创新“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发挥互联网在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正确认识“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以开放、快捷、共享和多元化的优势蓬勃发展,“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对“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

是融合不是叠加。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近几年,新闻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有实现融合。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也正如此,它不是将党史与互联网简单叠加,而是运用辩证思维,根据互联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网络载体,量体裁衣,实现互联网和党史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复原影像资料,再现革命英雄的动人风采,重温激动人心的胜利时刻,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可以搭建“云课堂”“雨课堂”“慕课”推广金牌课程,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可以借助VR、大银幕、5D技术,营造声光影音一体的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可以采用快闪、微电影、微视频等手段,把舞台留给青年学生,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

是优化不是替代。“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不是抛弃传统线下党史学习的模式,而是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与新媒体的快捷性、生动性、共享性优化组合,把报纸、报刊数字化的同时大力建设主流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智能终端,既发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又发挥新媒体快捷、海量、共享的特点,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党史宣传的影响力。“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精准分析受众的特点、需求,靶向宣传,增强党史宣传的针对性,用互联网优化传统媒体、发展融媒体,打好组合拳,构建同心圆。

“互联网+”应用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自带网络基因,其认识特点、思维模式、话语方式都打上了明显的网络烙印。圈层文化、短视频、网络语言、短阅读的流行,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智能终端的普及,线上教学、手机课堂的使用,标志着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要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主动接受、利用互联网,了解青年学生所思所想,所问所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成为青年人的贴心人、引路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我们忽视、无视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甚至排斥、打压他们的表达方式,仅仅依靠教学纪律约束学生,只会让他们人在心不在,导致党史教育空心化、形式化,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网络传播具有海量性和共享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党史宣传的渠道;网络宣传手段多样,集文字、视频、漫画、直播于一体,丰富了党史宣传的内容;网络空间具有共享性、互动性,能够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了党史学习的热度。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进入这个空间,把自己打造为听党话、跟党走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学网、懂网、用网,敢于、善于亮剑发声,批驳错误言论、传播党的知识、弘扬红色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如果我们不善于利用网络空间,那别人就会利用,甚至成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趁虚而入、恶意传播错误言论的温床,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

明确目的。互联网是思政课教师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无论利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切入点,内容都应该以百年党史为主,目的都应当是引导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这一点要旗帜鲜明地亮出,毫不含糊地贯彻执行。要做到这一点,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增强目的意识。在“互联网+党史”的学习教育中,互联网是手段,党史是内容,育人是目的,我们要优化组合内容和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不能重形式轻内容,甚至忽视了目的。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点击率和抬头率提高了,但没有讲清楚党百年风云激荡的伟大历程,没有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目的,那就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正确的党史观和过硬的党史知识,只有自己观点正确、史料丰富,才能准确无误给学生指引方向、有力有理有据地反驳错误观点、游刃有余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方式,推动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开花结果。

用好网络语言。互联网语言生动多样、富于表现力,连接当下生活,能够反映青年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了独有的话语体系。我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时,要注意话语体系的转换,把书本语言、课堂语言转换为网络语言。火爆网络的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风雨百年》中,爱党爱国、软萌可爱的小兔子金句频出,“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让我们忍俊不禁的同时又被轻松带入;在“微党史”“云党课”专栏中,主播们用激情澎湃、轻松幽默的语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着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的伟大历程,体量小、时间短但效果翻倍。我们也要注意网络语规范性,不能为了追求效果、活跃气氛,提升点击量,忘记了党史教育必须遵循的真实性、权威性。

加强双向互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互动模式中约定时空的限制,跨时空的双向互动,大大提升了教育的时效性;智能终端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模式,满足了学生“被看见”的心理需求,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为分层教学创造了条件;互联网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营造了轻松、平等的氛围,有助于师生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舍得利用课余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倾听、回应学生,采取青年人喜爱的方式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对于和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也不能漠视、拒绝,要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成为他们可信可亲的引路人,让党史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我们要团结广大青年朋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用好互联网,推动党史教育深入进行,见到实效。

(作者:许昕,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