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传统“和”文化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让中国传统“和”文化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修身、齐家、治国、邦交,处处都体现着“贵和、重和”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这三个词直接点明了“和”文化的主要内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和为贵”,让“和”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下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一、“和”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谐也。“和”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和”字,写作“龢”。《说文解字》说:“声音相和”。《尚书》中,周公曾讲,家族不和要努力使之和睦;国家之间不和,也应力争使之和谐,这是天的意志。从词源字义看,“和”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之后逐步引申为和谐、和睦、和平之义。

先秦时期,“和”文化产生并得以发展。《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阐明了“和”文化的实质。其中举例说,金木水火土互相配合生成万事万物,酸甜苦辣咸互相调和满足不同口味需求,这是“和实生物”。如果只有一个音符,弹奏不出动人的音乐;如果只有一种颜色,描绘不出多彩的画卷,这是“同则不继”。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同”否认事物有矛盾有差别,要求事物绝对的同一。比如秦汉时期统治者就偏爱“同”,秦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和”则是承认并正视事物的差异和矛盾,认为不同事物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通过相辅相成、互促互补的过程形成最佳组合,从而生成新事物,促进发展。由此可见,“和”文化强调的是于差异中求平衡、于繁复中求有序、于矛盾中求协调,强调辩证统一、多样性统一。 

春秋时期,孔子把“和”文化延伸到道德领域,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与人为善却坚持原则、明确立场,而小人则是无原则的苟同,无立场的附和。之后,“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各个时代、各个领域都渗透着“和”思想。人际交往强调“和气致祥”;保护自然强调“和谐共生”;经商之道强调“和气生财”;国家、民族间互助合作强调“和衷共济”,等等。“和”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创新,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

二、“和”文化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在深刻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和”文化的坚定主张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正义。《孙子兵法》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主要强调的就是慎战、不战。中国人民历来推崇“国虽大,好战必亡”“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和平思想。近代饱受欺凌、压迫、战乱的经历,使中国人民更加渴望、珍爱和平。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必先消除战争、实现和平。为此,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其他国家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并提倡以对话、谈判而不是威胁、战争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矛盾,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做出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绩。我们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既是要发展自身,又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维护世界和平。进入21世纪,中国两次发布关于和平发展的白皮书,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和平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以“和”文化为滋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走下去,走到底!

建设和谐社会,是对“和”文化的执着追求

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认同。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憧憬建立人人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记载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就是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立足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针对新时期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推动了政治文明进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安排,将保护自然、保护生态摆在重要位置。多年来,我们党努力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文化的自觉实践

《尚书》中讲“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主张人民要和睦相处,国家要和平交往。以和邦国、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也一直奉行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自觉践行。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日益成为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共同的风险挑战,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唯有跳出狭隘的本国利益,摒弃“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才能共创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将其付诸行动。我们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倡导新安全观,践行正确义利观,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断深化“南南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携手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目标前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传统“和”文化在新的高度上弘扬光大,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和热烈响应,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是对“和”文化的主动选择

大道不孤,大爱无疆。中国人自古就有“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中国共产党延续了这一优秀传统,不仅自身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还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全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的豪迈宣言:“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921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到实行改革开放,再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时代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密切结合中国命运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为探索人类现代化道路、文明发展道路做出历史性贡献。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赋予中国传统“和”文化以科学理论内涵,使其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展现出一个大党以大胸怀、大智慧促进人类进步的大使命、大担当!

(作者单位:中共海阳市委党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