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北京样板

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北京样板

[中图分类号] F719;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9-0060-04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随后,国务院正式发布《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标志着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全面升级,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北京的新的历史使命。北京将肩负起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的重任,也将为新阶段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示范区建设基础坚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服务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2015年以来,北京作为全国唯一、持续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城市,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支撑优势明显。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就提出产业转型,不再发展重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1993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1995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为全国超特大城市产业发展树立了榜样。2019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北京服务业占全国的比重由1995年的3.9%提高到2019年的5.5%。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北京服务业内部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特色鲜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三大传统行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29.2%下降到2019年的15.0%;金融、信息、商务、科技和文体娱乐五大高端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45.1%上升到2019年的59.2%,其中金融业占比超过22%。由此可见,近40年来北京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综合试点成效突出。2015年5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开展为期3年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北京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北京全部完成批复的141项任务,并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2017年6月,国务院第二次批复北京在综合试点期内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出新一轮85项措施,包括10项开放措施和75项改革措施。北京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提前完成上述任务。2019年1月,国务院第三次批复北京继续开展和全面推进为期3年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求从9个方面落实177项试点任务,着力打造全面开放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逐步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北京先后获批3个综合试点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改革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按照“开展试点—深化试点—全面试点”改革逻辑,持续推进三轮服务业扩大开放,从业态创新、制度创新到模式创新,全面高效完成了批复的403项任务,探索形成了122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更优的开放创新成果,推广了6批25项创新经验和案例,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发展起到了显著示范带动作用。

空间格局加速形成。北京积极探索“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推进朝阳、海淀、通州、顺义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区建设,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119.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达到84.2%,比试点前提升了13.6个百分点。同时,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围绕CBD、金融街、中关村西区和东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成熟功能区,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文化旅游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南苑—大红门地区等潜力功能区以及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两大临空经济区,加快金融、科技、文创、信息、商务、环保等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具有首都特点、多点支撑的服务业开放空间格局正加速形成,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高水平开放承载地。

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一年来,北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工作方案》各项措施落实,努力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开门红。

加快重点领域项目落地。在科技服务领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和积水潭医院3家单位被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在数字经济领域,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出台《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明确今后10年数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提出打造包括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高地在内的“六个高地”。在金融服务领域,“证照分离”全覆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等措施率先落地,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获批,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和欧洲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先后成立,北京文化企业股权转让平台正式运行。在信息服务领域,设立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系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等政策体系。在商贸服务领域,北京成为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试点之一,王府井步行街成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在专业服务领域,明确造价工程师、建造师、证券从业人员、专利代理师等35项职业资格考试对外籍人员开放。

聚力重点园区开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和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出台《〈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加快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以“一园一区”等为基础的数字贸易发展引领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关村软件园作为全市唯一同时具备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际信息产业与数字贸易港、数字贸易试验区资格的区域,积极推动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等国际跨境互认,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推出30条产业支持政策,出台《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行动方案(2021—2023年)》。创业黑马科创加速总部基地、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等创新主体,深圳证券交易所怀柔科学城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怀柔科学城工作站等交易所,落户怀柔科学城。丽泽金融商务区加快创建第二金融街,落地全市首张数字人民币保单,吸引中国保险业协会、中国银河证券、长城资产等重要金融机构入驻。通州文化旅游区允许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环球影城即将正式运营。怀柔影视基地挂牌国内首个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

创新制度与要素供给。出台《北京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从激发数字经济国际化新动能、塑造首都服务业双向开放新格局、夯实服务贸易多极引领新支撑、推动“北京服务”走出去、营造服务贸易一流营商环境5个方面提出82项任务举措。首单专利许可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获批,北京金融法院挂牌成立。发布第三批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证明28项、清理规范证明11项。率先实施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一批全国首创政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的服务贸易制度不断完善。服务业开放发展的资金、数据、人才和土地等要素供给明显增强。

压实示范区建设任务

《工作方案》明确了示范区10年建设期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两步走”目标。其中,第一阶段与“十四五”时期重合。未来5年,在良好开局基础上,北京要坚持首善标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压实任务措施,加快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示范园区创新开放发展,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北京样板,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更强的示范引领。

补齐突出短板。当前,北京服务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之策。要补齐行业领域开放力度不均衡的短板。目前,科技、信息和金融3大服务行业是北京利用外资的主要领域,2019年合计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达到75%。在保持这一优势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等行业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服务业对外大开放新格局。要补齐体制机制约束的短板。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破解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等领域用地成本高的瓶颈;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为国际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便利;提高审批效率,加速医药研发成果孵化转化进程。要补齐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衔接的短板。例如,为引进重点行业紧缺人才,要在税收优惠、保障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方面下功夫,制定更为完善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强化政策联动。北京既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两区”的城市。“两区”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但各有侧重。示范区属于产业开放模式,着眼于纵向开放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自贸试验区属于园区开放模式,以横向区域为依托打造制度创新高地。要强化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政策联动,在管理模式、推进机制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叠加优势,实现“1+1>2”效果。示范区试点政策可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先行先试,将自贸试验区作为重要的示范园区来建设;自贸试验区实施成熟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按程序报批后可优先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更有利于实现改革措施的风险可控,用好扩大开放的政策红利。要统筹推进“两区”建设,以“产业+园区”双轮驱动,加快构建政策叠加、优势互补、统筹管理、协同推进的首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此外,2021年4月,国务院批复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省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要加强与上述试点省市的政策联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关乎示范区建设全局,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近年来,北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显著效果。2020年12月,《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出台,推出277项任务,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完成了由1.0版向4.0版的政策进阶。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中,北京已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将营商环境改革优化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强有力抓手,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坚决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通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示范区建设。

形成工作合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改革创新工作,没有成功经验和模式可借鉴,需要在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基础上,发挥北京优势,拓宽国际视野,以头雁精神,主动谋划,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首善标准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要围绕《工作方案》,运用“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的工作方法,按照责任明确、科学量化、目标一致的原则,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度绩效考核,确保件件有着落,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强化部市协同机制,进一步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要加快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示范区管理体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要做好跟踪督促和经验总结,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及时推广可复制经验。要对示范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评估、及时调整。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空间布局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项目编号:16JDYJA0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的批复[Z].2020-09-07.

[2]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Z].2021-01-28.

(作者简介:谢天成,北京建筑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朱晓青,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