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宋洁尘: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

二、主要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布局

美国

美国从奥巴马执政后期到特朗普执政时期,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今天重点梳理拜登上台之后,拜登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布局。

第一,美国加大对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比如,在半导体芯片方面提出了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且美国发布了一篇756页的人工智能报告,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要占领世界的制高点。

第二拜登政府还提出在四个领域进行产业链重构:一是半导体;二是药品;三是稀土;四是高端高能电池。

第三,在气候变化领域有一套“组合拳”。一是美国提出要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主导确立国际之间的碳定价机制,来继续维持其在金融领域的霸权。这样,不仅能让各国落实减排的责任,还可以在交易时使用美元结算,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二是在多边或双边的场合要求各国提高减排目标。一旦提高碳排放的标准,就要使用相应的环保设备,就会提高成本,使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三是设计一套国际气候的融资方案,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和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四是开发减排和清洁能源技术向全球推广。而只有先进的技术才可能获得竞争力和话语权。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依赖于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五是联合相关方停止面向全球化石能源项目的借贷融资。

第四,美国不仅要求在技术上有所作为,也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美国企业也在加大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根据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美国私营部门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从2015年开始已经超过联邦政府。

大家也知道,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且盈利周期长,但是美国企业依然愿意投入。可见,美国持续的高水平创新能力是建立在良好的创新生态基础之上。美国的科技发展不是仅仅关注于企业要赚钱,而是联邦政府、学术界、产业界、非营利组织等构成的美国创新系统在整个创新生态体系中都各自发挥了作用。而且政府非常注重提高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能力,为科研人员减少行政负担和监管障碍。其实,我们国家也开始提倡要为科研人员减负,减少项目申报、评审等事务性工作,让其静下心来把精力用在研究方面。

欧盟及其成员国

“欧洲地平线”计划(Horizon Europe),接替“地平线2020”,目标是详细规划从技术研究到创新产品市场化整个“创新链”上所有环节,确保欧洲产生世界顶级的科学技术。“欧洲地平线”计划提出,2021—2027年,新一轮科研支柱框架下,提供一千亿欧元,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社会重大问题。这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的布局。

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也一直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建设。如《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以及一些数字经济的计划,其中特别提出要力图奠定其在重要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顶尖地位,将德国建设成为最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德国对工业化的制造能力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北京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不能只有服务业,必须要建设高水平的制造业。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里提出,如果德国失去了关键的技术技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因此严重受损,这会给德国的生活方式、国家在几乎所有政治领域采取行动的能力和行动的空间带来重大影响,并最终会波及德国国家机构的民主合法性。德国已经将关键技术的掌握能力上升到政权的合法性高度,并提出提高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德国国内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从现在的23%提高到25%,在欧盟占比则提高到20%。德国有大量的工业部门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大量工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往往是德国主导制定的。德国至少在以下十个关键工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钢铁、铜及铝工业,化工产业、设备和机械制造、汽车产业、光学产业、环保技术产业、医学仪器产业、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业、增材制造。即便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依然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掌握,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创新领域的布局,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日本提出,要推动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创新,加快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强AI领域的人才培养。这些都是前几年就提出来的。

以上就是主要发达国家在创新领域的新布局,其中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的新位置

我们要自己认识清楚现在中国所处的水平。虽然我们这几年有很大进步,但是科技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40个参评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结果接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上述报告,国家创新能力指数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15位,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显示,排在前13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瑞士、瑞典、丹麦、德国、以色列、荷兰、英国、芬兰、法国、爱尔兰。可见,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创新领域的排名不高。然而,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是排名最靠前的。这是总体情况。我们从排名上也能发现,世界创新格局存在向东转移的趋势。另外,从世界创新版图来看,我们注意到欧洲的一些小国往往创新能力都非常强,如瑞士、瑞典、丹麦、荷兰、芬兰,这都是欧洲的小国,他们不仅面积小,人口也少。在开放、创新、合作中,除了与大国保持密切联系,也要重视发展和小国的合作关系。欧洲这些小国不但创新能力强,而且人类发展指数水平也很高。联合国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指标来衡量。根据2018年的排名,挪威排第一,爱尔兰排第二,瑞士排第三,中国香港和冰岛并列第四,排在前面的还有德国、瑞典、荷兰、丹麦,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中高收入国家里的创新优势很突出。中国创新指数得分已接近人均GDP在五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而我们现在的人均GDP刚刚突破一万美元。这点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五个维度中我们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我们现在的强项主要是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我国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仅次于美国。我们的弱项是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这三个指标上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虽然我们这几年经费投入很大,在科技领域的改革力度也很大,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评分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基础研究、创新产出、高水平论文产出等方面需要过程,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实仅从知识创造的角度来看,中国高水平论文的发布总量排到世界第2位。对比2000年,当时的排名是第12位。“十五”计划期间,中国逐渐进入前十名。2006年以后,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个国家中长期规划,发论文的数量才逐渐上升,进入到前三。2010年以后,我国稳居第2位。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世界上这些占据创新高地的国家是长期处在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的位置上,长达几十年。所以我们第14位的地位不容易巩固,只要稍微放松,可能就会后退。所以我们不能懈怠。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