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的冰上奇缘

历史名人的冰上奇缘

溜冰滑雪,如今已经是大众休闲活动。时光回放到上世纪30年代,溜冰还是一项相当小众与时髦的活动,颇受沈从文、林海音、萧淑芳、李世芳、谭小培等文人墨客及梨园弟子的关注与喜爱,他们驰骋冰场,一展芳华,留下传奇。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冰坛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涌现出被誉为“世界冰坛上的第一抹中国红”的王金玉、新中国首位女子速滑健将孙洪霞等运动员,成就了我国早期的冰坛佳话。

萧淑芳在北海冰场写生

北平的冬日严寒刺骨,但也有别样之美。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里这样描述:“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可谓生动道出了冬日北平人们愉悦的生活场景。其中,溜冰因其时髦性和趣味性,成为当时“最风行的冬季运动”,颇受文人墨客和梨园弟子的关注与喜爱。

溜冰是沈从文一家重要的冬日娱乐活动。1937年,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家书中这样描述:“葡萄架旁那一方地,夏天种茄子的,冬天泼水成冰,便成了家中大小孩子的溜冰场。你的冰鞋大妹妹穿得,四妹的小二妹穿正好,小龙穿着双棉鞋也到冰上去溜冰,大家常被三婶妈大嚷大骂叫回来。”场地虽然简陋,但沈家溜冰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她在这里度过了25年的时光。喜爱滑冰的她,对北海冰场上的“溜冰健将夏承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成就了冰场的一段佳话。

萧氏姐妹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萧友梅先生的侄女,姐妹当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画家萧淑芳,她在北平学习绘画期间,常把自己的木质画架带到冰场外,滑冰疲惫之余,便坐下面对美景写生作画。她的溜冰技术精湛,姿态优美,时人称之为“凌波仙子”。1935年,萧淑芳在华北冰上运动会荣获冠军。

“西部歌王”王洛宾也醉心于滑冰运动。1928年,15岁的王洛宾来到北京通州潞河中学,除了音乐外,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游泳和滑冰。潞河中学的校园内有一个大湖和三四个小湖,夏天为天然浴场,冬天则为天然冰场,滑冰的条件非常好,附近华美学校的外国人也会来滑冰,因此这所学校是北京最早开展滑冰运动的学校之一,他的滑冰就是在这里学会的。在青海生活期间,王洛宾不仅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知名歌曲,还成为青海滑冰史上有名的开拓者。1944年,湟中滑冰场设立时,他做过滑冰表演,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梨园弟子溜冰的热情亦不甘落后。“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为梅兰芳得意弟子,其滑冰兴致在梨园界当推为第一人。每届冬日,他就携带冰鞋到北海溜冰,其父担心他因此败嗓,不得不将他的冰鞋藏了起来,并严禁他外出,从此北海冰场不再见其踪迹。后来其父嘱咐他去太庙喊嗓,世芳趁喊嗓之便,又私置冰鞋,存于友人家中,每天清晨喊嗓后,又作滑冰之戏。其冰上姿势,矫健绝伦,不似戏台上的婀娜多姿。同为“四小名旦”的宋德珠亦是冰场常客,他将自己最擅长的跷工化作溜冰的冰刀,在转身、圆场、下场等戏曲程式上借鉴溜冰的动作和原理,从而达到滑而轻悄、倾而不倒。京剧名家谭小培在年近古稀之际,对于滑冰仍颇感兴趣,每日均赴太庙滑冰,后因一时不慎,滑倒在冰面,胯骨摔伤甚重,导致长时间无法登台演出。此外,朱琴心、梁小鸾、白玉薇、黄玉华等梨园中人亦颇爱溜冰。

(作者系首师大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生)

王金玉在冰场上

王金玉:世界冰坛上的第一抹中国红

王琳

提到我国的冰雪运动明星,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花滑组合申雪和赵宏博、速滑运动员王濛等。其实,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一位让世界瞩目的速滑明星,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速滑运动员王金玉。当时,中国的冰雪运动刚刚起步,他凭借顽强刻苦的训练,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将“中国”二字首次铭刻在世界冰坛上。

1953年,哈尔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当时,我国冰上运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大会带动了人们参与冰上运动的热情。1955年,第二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仍在哈尔滨举行,苏联滑冰代表队应邀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当时,全国各地有23个参观团观摩了比赛,并在运动会结束后踊跃学习苏联先进的滑冰技术,其中就有黑龙江省鹤岗市。王金玉当时是鹤岗市的一名初中生。

1956年,王金玉在学校运动会上被速滑教练万英杰发现,进入速滑业余训练队。集训期间,王金玉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跑步,放学回家后,他就背上冰刀去冰场训练。即使在上文化课时,王金玉也请求老师将他安排在最后一排,这样他可以保持半蹲的姿势上课,以增强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当时训练队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中小学生。在1968年我国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建成以前,速滑队员都是在室外的冰场训练。有时,队员们自己用热水浇出冰场来;有时,则要利用室外的自然冰场,因此队员们不得不赶着冰期训练。每年10月,他们会来到最早结冰的黑河、满洲里,接着再去大兴安岭、齐齐哈尔,最后回到牡丹江、吉林。在室外训练,寒冷是最大的困难,王金玉回忆说:训练就一个字——冷。每次上冰时,王金玉和队友都是滑上10圈,就不得不到热炕上暖和一会儿,然后再滑10圈。正是凭借顽强刻苦的精神,正式训练不久后,王金玉就在1957年2月夺得了全国少年速度滑冰个人全能冠军。此后,王金玉得到了更大的舞台,滑冰成绩飞速提升。

进入上世纪50年代后,苏联连续三届冬奥会位列金牌榜第一。王金玉在国际赛场上的亮相不仅打破了苏联在速滑项目上独占鳌头的局面,还使中国速滑首次获得国际关注。1959年1月,王金玉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在苏联阿拉木图举办的社会主义六国友谊赛,获得5000米第1名、全能第2名的好成绩。当时王金玉还不到20岁,身材不高,他在回忆这场比赛时说:“我小啊,穿一身红,红裤子,开司米红上衣,戴着红帽子。和大人比赛,都比我高一头多,我也不服他们。”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精神,王金玉在5000米决赛上战胜了世界纪录保持者苏联人希尔科夫,成为苏联冰场上最亮眼的一抹红色。

在1963年日本承办的速滑世锦赛中,王金玉克服了高山气候造成的身体不适,在500米和1500米比赛中均获得第4名,全能积分排名第5,打破了世界男子全能纪录。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王金玉发自内心地说:“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感恩报国,为国拼命。”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正是这种朴素而热烈的爱国情,支撑着中国速滑人拼命争先,成就了世界冰坛上那抹永不褪色的中国红。

1971年,王金玉正式退役,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培养下一代运动员的工作上。曾经的中国速滑队教练邓绍新,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速滑运动员之一。

(作者系首师大文学院硕士生)

萧淑芳(右)展示花滑技艺

孙洪霞:新中国初期的“银色玫瑰”

吕振宇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滑冰运动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孙洪霞就是这一时期中国女子速滑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36年,孙洪霞出生在哈尔滨,并非从小练习速滑。1948年,孙洪霞成为哈尔滨铁路电机厂的一名普通工人。1954年中共中央批复《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指出:“使群众性运动首先在工厂、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地开展起来。”根据这项批示,黑龙江各产业系统相继建立了体育协会,孙洪霞也在这时加入了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

在田径赛场上展现出极高运动天赋的孙洪霞在1955年开始转向滑冰赛场。转变的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推动,当时黑龙江省体委把冰雪项目定为重点,鼓励一些大的厂矿、企业、机关等开展滑冰运动;二是受冰城浓郁的冰雪氛围影响,1953年哈尔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冰雪运动在群众中进一步推广开来,而孙洪霞也表现出对于溜冰的强烈兴趣。

1956年,孙洪霞代表火车头体协出战全国冰上运动会,在女子1000米速度滑冰比赛中一举打破全国纪录。次年,孙洪霞与卢成玉、许明淑组成中国女子速滑代表队,访问苏联,并参加了在芬兰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当时的苏联与芬兰都是冰雪运动强国。孙洪霞在与苏联速滑运动员的切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滑冰技巧,这种改变迅速体现在了她的竞赛成绩上。在莫斯科举行的三国运动员速度滑冰比赛中,孙洪霞接连打破女子1000米、1500米、3000米以及全能赛的全国纪录,堪称奇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女运动员首次参加世界性的女子速滑竞赛,这次比赛对于孙洪霞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

回国后,孙洪霞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在1958年举行的全国速度滑冰优秀运动员比赛中,孙洪霞以大幅度刷新四项全国纪录的惊人表现一举拿下1000米、1500米、3000米、全能赛的四个冠军,其中在全能赛中更是突破了220分的运动健将标准线,经国家体育委员会批准,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速滑运动健将。

1959年,第十七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在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举行。比赛当日,孙洪霞发挥出色,在最擅长的3000米比赛中甚至超越了瑞典冠军舍林格和德国名将哈泽,位列第八。在最终的全能排名中,孙洪霞获得第9名。要知道,两年前她还是25名参赛选手中的最后一名。进步神速的中国女子速滑不禁让对手感到惊叹,孙洪霞的表现更是令新科世界冠军李洛娃赞不绝口:“我想,中国朋友成为我们速滑运动的主要对手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孙洪霞确实没有辜负李洛娃的期望,1960年,孙洪霞连续代表中国前往瑞典厄斯特松德参加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面对世界冠军李洛娃、亚军斯捷尼娜等顶尖高手,孙洪霞沉稳发挥,最终超越自己在前一年创造的第9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速滑队第一个进入世界锦标赛速滑全能前8名的女选手,这是她在世界大赛中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女子速滑队最灿烂的一刻。

1963年,代表中国女子速滑队在国际赛场征战7年后,孙洪霞选择了退役,回到黑龙江省速滑队担任教练员。回顾孙洪霞的职业生涯,她在1956年至1962年的历次全国速滑比赛中共5次获得全能冠军,46次打破全国纪录;在国际赛场上,她连续7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并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无愧为新中国初期的“银色玫瑰”。

(作者系首师大历史学院硕士)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