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出西山 碧水环绕北京湾

永定河出西山 碧水环绕北京湾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一首《卢沟谣》道出了西山、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密切联系。如果将永定河比作哺育北京城的母亲,那么西山就好像护佑北京城的父亲。

西山属于太行山的余脉,连同穿越其间的交通孔道,历来是北京构筑军事防线的天然屏障与险关要隘。穿越西山的永定河挟带巨量泥沙,塑造了水甘土厚的北京小平原。南北向延展的西山与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永定河,构成了山水交互的天然形胜,共同为辽金以来建都北京的宏图伟业奠定了地理基础,也为人类活动上演波澜壮阔的史诗大剧提供了广阔舞台。

山环水抱 灵秀天成

西山与永定河,构成了北京西部的地理骨架。翻开地形图可以看到,在北京市辖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东北部三面都是山区,东南部则是缓缓延伸的平原。地质学家因此将北京城所在的三面环山的小平原称为北京湾,又叫北京小平原,是华北平原的北端顶点。北京中心城区位于小平原的西南部,与平原北部的军都山和东北部的燕山山脉相比,距离京城最近的山脉就是西山。什刹海银锭桥上的著名景致银锭观山,所观者也是西山。穿越西山,为北京城发展提供水源、灌溉的重要河流便是永定河。

华北平原历史上出现过邯郸、邺城等多座都城,唯有北京自辽金以来地位逐步上升,进而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北京这座古老的大都市是如何选址的?为什么北京城出现在此处?这曾是历史学界与地理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有人提出早期北京城的出现不过是偶然选择。事实果真如此吗?仔细探查北京城市起源与西山永定河的关系,便会发现实际上这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历史选择。

先秦时代的《管子》一书,总结了设立都城的重要条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西山与永定河,就是决定北京早期城市起源的地理条件。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区的总称,北起昌平区南口关沟与军都山分界,南达房山区拒马河谷地,西与河北省张家口、保定山区交界,东抵北京小平原西侧,是北京城西侧的主要地理屏障。永定河的源头分别来自内蒙古兴和县和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历史上有㶟水、桑干河、浑河等称谓,清康熙年间将浑河改称永定河,以寄托希望河道永久安澜之意。永定河穿行西山山脉后,向东南方向流出北京市域。西山、永定河塑造的地理环境与交通形势,影响着北京早期城市的出现与成长。

西山山脉的阻隔作用,为早期城市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护卫着原始聚落的发展。北京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以暖湿气流形成的东南风降雨为主。夏季东南风穿过北京小平原后,遇到西山、军都山的阻隔,在山前地带形成更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雨热同期的农业生产。冬季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西北风,部分被西山等山脉阻挡,减少了北京小平原过于寒冷的可能,位于西山东南侧的农业聚落因此获得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西山山脉层峦叠嶂,山岭重重,北京第一高峰东灵山便属于西山,妙峰山、百花山等点缀其间,只有狭窄的永定河谷地可以穿越。自然环境显著制约交通条件的历史时期,西山被誉为“神京右臂”,充分反映了山脉对北京城的地理防御作用。

包含西山在内的太行山前地带,是北京小平原的拓荒者涉足的交通要道。地质资料显示,在7000年前,今天海拔50米以下的华北平原还是一片浅海,那时的北京湾还是真正的海湾。在4000年前,北京湾的大部分已经成为陆地,只剩下东南部分还在海底。商代后期北京地区原始聚落出现时,古人不可能在北京小平原的东部涉海而过。而在今天华北平原的西侧,太行山前的山麓地带,既没有崎岖的山地与茂密的丛林,也没有涨落的海潮与泥泞的沼泽,因此成为华北平原交通的主要通道。西山东部的北京小平原北侧有山脉阻挡,成为从事农耕的先民们的落脚点。

与此同时,永定河对北京的哺育同样不可忽视。永定河冲积扇的形成,为北京城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地域空间。在漫长的地质时代,永定河将上游流水侵蚀的碎石、泥沙搬运至下游。在三家店出山后,地势骤然变得平坦,河水流速减慢,大量砾石和泥沙迅速沉积下来,形成了永定河冲积平原。随着永定河主流河道的往复摆动和流向变化,冲积扇的范围日渐广袤。冲积扇内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农垦区。北京城恰好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北部的轴心位置,既易得永定河水利,又少遭永定河水患。

卢沟桥附近的永定河古渡口,是北京原始聚落形成的地理依据。华北平原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古永定河等河流的流向多为自西向东汇入渤海,与南北交通要道形成了交叉,跨越河流、南来北往的先民们就需要建立适宜的渡口。渡口的选择不能太靠近激流奔湍的上游,也不能贴近时常泛滥成灾的下游。从理论上讲,渡口附近的地域与西山距离不远,又有临河之便,应当成为理想的城市选址地点。不过,永定河在夏秋经常泛滥成灾,迫使古人不得不另觅他处。那么,合适的地点是哪里呢?

山水肌理 城市脉络

历史文献不乏关于建都北京的评说,如“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崄,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等,可见这里是大一统时代的理想选择。北京起源于蓟城,《史记》等文献称蓟国受封于西周武王时期,是黄帝(一说尧帝)的后裔,实际上蓟城在此前早已存在。蓟城的出现离不开西山、永定河的影响,从早期蓟城到隋唐幽州,也离不开西山、永定河的哺育。

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衡量,永定河古渡口不能成为早期城市的起源,先民们便选择了距离渡口不远且地势高亢、取水便利之处。今天的永定河河道已经固定,但历史上的永定河却因河道长期摆动不定而被称为无定河。在蓟城出现的商周时代,古永定河出山后分为南、北两支:北侧支流经过今天的八宝山之北、西直门、前三海、前门向东南流去;南侧支流经过今卢沟桥、丰台向东南流去。两条支流汇合于今马驹桥附近,它们此前分叉的原因就是两河之间有一处长形高地。这块高地符合《管子》关于城市选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思想,两河夹一城的态势也与许多中国早期城市的区位相契合,蓟城的选址也应该符合这个特点。

古代先民与南北方民族的交流通道,是影响城市原始聚落选址的决定性因素。沿着太行山东麓大道北上,经卢沟桥附近的古渡口再向北去,主要分为3条大道:向西北经南口走居庸关大道到达蒙古草原;向东北经古北口走古北口大道,到达燕山腹地和松辽平原;向东沿燕山南麓走山海关大道,可出山海关进入辽东走廊。3条交通要道的交汇之处最容易形成早期城市,蓟城理应位于3条大道的交叉点上。历史地理与考古学证实,这个交叉点就在永定河古渡口东北20里、两条主要支流之间的高地上。该地遍布名叫蓟的野生植物,因此被称为蓟丘。蓟丘所在的原始聚落,便是北京城的雏形,上升为城邑即称蓟城,其地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

蓟城本是蓟国的都城,燕国灭蓟后遂迁都蓟城。秦汉时期的蓟城是华北平原北端的主要城市之一,其他城市也大多分布在广阔的永定河冲积平原或山前地带。由于农耕条件的限制,今北京市东南部在汉代仅有路县一座城市。直到隋唐时期,东南部的城市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才有所发展,而西山山麓和永定河冲积扇北部则早已是州县遍布、人口稠密的重要农耕区了。

山筑风骨 河育繁华

蓟城自建立起,便以古永定河作为城市的主要水源。不过,永定河流量年际变化大,而且容易改道泛滥。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已开始有步骤地改造永定河水系,变水害为水利。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驻守幽州的镇北将军刘靖在实地考察永定河流势后,在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分水处修建戾陵堰与车箱渠,将河水向东引入高梁河,作为蓟城周围农田的主要灌溉用水。戾陵堰和车箱渠,堪称北京历史上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刘靖之子刘弘通过复建河堤、修复被冲毁的石渠、维修主堰、改造水门,取得了良好治水成效。同年十月,蓟城官员为铭记刘氏父子的治水功绩,刻石立表,为后世垂范。修建戾陵堰与车箱渠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工改造永定河,使其更好地灌溉农田、养给百姓。

永定河流域的森林,为历史上的北京城提供了大量的燃料、建材和其他物资。从燕国蓟城宫殿的修建,到汉唐幽州城市的完善;从历代驻军所需的草料,到官民不可或缺的薪炭,西山山脉的林木供养着城市的需求。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绘画作品《卢沟运筏图》,显示了元明时代西山森林采伐的规模之大。延续不断的西山木材运抵蓟城与幽州,据此也是可以想见的历史过程。

西山与永定河同样是北京早期城市文化交流的孔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北京地区兴起,西山因邻近城市且有永定河的运输便利,宗教文化开始萌芽。始建于西晋时期的潭柘寺,是北京最早修建的寺庙,有“京都第一寺”之称。“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成为流传久远的民谚。位于西山南部的云居寺石经,始刻于隋代大业年间,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各代,延续千年。因其刻制时间久远,石经数量众多,被人们誉为“北京的敦煌”。

古人认为“建邦设都,皆凭险阻”,西山与永定河不仅决定着北京早期城市的选址,也哺育了城市的逐步发展壮大。西山永定河带来的优越地理环境、坚固地形防御,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准,也是幽燕地区历史演进的关键节点。西山永定河的藩篱作用、通道价值、农业便利,为历史上建都北京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山挺起雄健风骨,永定河滋养悠悠文脉,山水间徜徉的正是鲜活灿烂的京城风华。

(作者简介:李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