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库” 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库” 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始终将人才振兴摆在突出位置,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厚实的智力支撑,从而保证乡村发展建设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乡土人才,他们大多生于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民,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朴实的乡土情怀。因此,重视对乡土人才的“选”“育”“留”,不仅能最大化利用本土优质资源,蓄积农村发展的人才“强磁场”,而且可以极大地降低当前农村人才投入成本,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精准识别,把牢选才的“定盘星”。尽管我国农村各地条件各异,但往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想对本土特色资源进行更好地挖掘提升,就必须厚待重用当地“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让他们成为“香饽饽”;要想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作用,就应该在选人把关上用心用力,坚持“实用化、市场化、群众化”导向,通过实战选人,确保选出的人才上级组织放下心,当地群众信得过,农村发展用得着。同时,要坚持“动态跟踪,分类施策”导向,通过全面、细致地摸底排查,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乡土人才“一本通”,并实时更新维护数据信息,真正发挥人才库的“酵母”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乡土人才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创造力。

因地制宜,锚定育才的“靶向标”。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尽管乡土人才往往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但也存在文化水平有欠缺,掌握技能不全面的情况。因此,为了让乡土人才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应该“因地制宜出政策,不拘一格育人才”,在人才培育方面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欠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保证乡土人才通过学习培训可以更好地带动本土特色产业发展。不仅要定期“请进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田间地头授课,将培训内容和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针对性帮带提高,还要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去”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注重运用新思维,开拓新格局,让乡土人才突破一门技术的“天花板”,进一步拓展延伸知识领域与应用能力,补齐专业水平的短板。

统筹规划,打造留才的“蓄水池”。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土人才扎根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基层一线,另一头连着未来发展,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谊,更了解本地目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也更明白自己的乡亲们在想什么和需要什么,留住乡土人才就是留住美好的未来。要创造有利于乡土人才发挥作用的优越环境,打造可以让乡土人才尽情施展才干、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要建立健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完善培育乡土专业人才的制度体系,优化评价乡土人才工作的奖励措施,加大对能力突出者的奖励扶持力度,促进形成“能者多得”“智者多得”的良好局面;要及时将有能力、有胆识、有思想的乡土人才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并鼓励优秀乡土人才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使乡土人才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在“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中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708/1172793.shtml

作者单位:铜陵市枞阳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