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对当前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新文化运动对当前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建立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助于从源头上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众所周知,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桎梏,提升了民众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文化运动以及随后的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如果从此文化与社会之互动关系角度重新审视一百多年前新文化运动,那么,我们可以将新文化运动视为由一批思想家、学者所推动的,针对当时社会上尊孔复古的思想和政治潮流,试图通过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改造、更新,甚至推翻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建立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实现社会变革的一种思想和社会运动。一百年多前的新文化运动启示我们,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坚定地与不良的思想文化倾向作斗争。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的乱局,也并未彻底改变民众的传统文化观念。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文化上鼓吹尊孔复古,政治上妄图复辟帝制。一些进步知识分子逐步意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以往革命皆以失败告终,其根源在于国民的愚昧,中国欲实现独立富强民主,必须经过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因此,他们避开政治,从思想文化上寻求解决中国的问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杂志的发刊词中说:“盖发行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的陈独秀认为,培育和改造国民性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之后,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一校一刊相互配合,成为倡导和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力量。

文化的改造与创新是对糟粕、腐朽、落后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一种摒弃,是对具有生命力、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一种培育和发扬。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批判继承的方针上,要珍惜和发扬那些与新时代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优秀的外来的思想文化,选择、发展和确立未来中国社会所需要文化精神。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空间,其表现为前现代的、前现代的、后现代的社会文化形式共存,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诉求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文化的创新和引领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要注意不同地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历史传统。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只存在一种思想文化。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坚持发扬、宣传主流文化观念的同时,一方面要与那些盲目崇洋媚外、唯外国价值观念马首是瞻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与否定现实、艳羡过去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坚持用辨证的、历史的观点引领社会大众对当前社会和文化中的各种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全社会的教育活动,要综合运用各种途径。

新文化运动是一种思想的传播,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引导,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场具有启蒙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那些具备反思与批判精神、倡导新文化精神的斗士就是教育者,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真实的社会政治、报刊传媒就构成了最主要的教育情境,学生、社会大众则是主要的受教育者。可惜的是,在那个动荡不安、战事频仍的时代,由少数旗手所推动新思想新文化只能利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报纸刊物等少数几个渠道在少数人之间传播,这就限制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启示我们,任何积极稳妥的文化变革,都应当充分借助于学校教育系统。教育不仅是保存、传递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文化变迁和文化创新的最重要最明智的手段。欲改变普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必须通过教育这个途径,必须从儿童和青少年入手,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对于知识、道德、正义的价值观。为了创设一种与中国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和价值理念,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教育机制,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融入到未来的中国公民的血脉中去。学校教育应该与一项具有内在合理性的理想工程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把自己界定为批判的社会行动者,超越他们已知的世界,构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一种与中国优秀的思想观念相一致的文化精神。这种教育不应是直接地宣教,而应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学校系统和学校文化的改造。

第三,文化建设要与党的建设、社会建设广泛地联系起来。

新文化运动起初是一场在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又具有了政治运动的意涵。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这也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民主和政治产生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启发中国知识分子,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走上解放之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李大钊于1918年7月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随后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系统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1918年底,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周刊,开始刊发政治性文章和评论。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失利,激起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在五四运动中,在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下,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急先锋,工人积极响应,显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自觉性,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使进步知识分子意识到,人民群众起来直接行动对政治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根本改造社会的可能性。陈独秀在转向马克思主义,接受唯物史观之后,开始懂得“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生活,倒是人的社会生活决定人的意识”,新的思想和文化虽然可以成为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先导,但是此种新思想和文化也只是旧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产物。五四运动之后的陈独秀不仅超越了自己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思想,而且与胡适等人的思想划清了界限。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人们所习得的和共享的行为、情感、思想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会有一些核心的文化因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思想文化的运动从根本上受到其他社会条件的制约。没有继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支持,思想文化的变革不容易持久,不容易在广大民众中生根。任何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都必然连带着思想和文化转型,甚至可以说,必须有一种创新性的文化精神作为先导。相反,保守的文化观念会限制人们的行为,会阻碍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在这个阶段,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应该注意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一、协调好。

中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当前文化建设的目的也不同于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重塑中国文化的时机已经到来。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之时期,中国需要有一种新的文化与之相适应,这种文化应具有尊重、宽容、责任、自信等特质。另一方面,近几十年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也使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冲击,突出表现为原有的集体主义文化受到侵蚀,各种新的亚文化及其群体不断形成。我们应该以清醒的意识和自信的态度去纠察当代中国文化之不足,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构建自己的先进文化。我们还要认识到,要使全社会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缓慢的、充满张力的斗争过程。国家、政府和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也需要加强传播社会中的文化正能量,大力推广适应新世界的文化精神,使社会各界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促进先进文化的成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