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从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转变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阶段性的变化。因此,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会随之发生调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刻,认真回顾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于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49—1977年)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百废待兴,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我国区域发展的东西部差距也比较大。据统计,1949年,全国75%的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12个省市,而在内陆的十多个省区中,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工业。纺织工业、钢铁、机械、电力和煤炭等工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进行封锁,还有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国际政治军事环境风险大。考虑到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把经济中心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实行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战略与策略西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一时期的战略特点是均衡发展,均衡布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将恢复国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今后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是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起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逐渐改变过去工业过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强调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重点加强内陆地区的工业建设。我国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工业要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要提高落后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一五”时期,我国从苏联引进的156个重大项目中,绝大部分是重工业,从空间分布来看,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布局了124个项目,沿海地区仅有32个项目。同时期,我国国内建设项目694个,内陆地区占68%,达到472个,而沿海地区仅有222个。

1964年,中苏交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加强战备,党中央决定进行“三线建设”,我国生产力布局从东向西大转移,重点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这一时期,三线地区的投资占比比较高,国家在三线地区的投入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0%左右。经过十几年的“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西部地区形成了可靠的后方科技工业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

经过近30年的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大批工业迁移到内陆地区,我国内陆地区加快发展,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社会进步,加强了内陆和沿海地区的联系,初步改变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布局,东西部差距逐渐缩小。但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大批工业和人才的迁移,发展受到影响。由于生产力布局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仓促建设,一部分项目投资成本大,经济效益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我国和世界经济技术发达水平国家的差距拉大。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78—1994年)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让中国经济发展走到改革开放的边缘。中国共产党在对建国后近30年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认真调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确立了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思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区域均衡发展转为区域非均衡发展,发展重点由向内地倾斜转为向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转变。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重心,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加快东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开设“出口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开设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将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经济改革发展的新道路。经济特区在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使特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加快了沿海地区和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六五”时期,国家进一步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并进一步提出了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发展方向。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地区城市开放。这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在吸引外商投资和扩大地方权限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1984年~1986年,国务院先后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区域发展水平。1992年,国务院在温州、昆山等地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沈阳、杭州等地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解决了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问题,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和新技术,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

“七五”时期,国家明确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并进一步提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在梯度推移理论和国家政策的规划引导下,国家投资布局重点向东部倾斜,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随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1978—1995年,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由1.75:1扩大到2.31:1。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5—)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日益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为解决地区差距过大问题,从“九五”时期,我国开始考虑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表明国家开始加大力度解决地区差距问题。

“九五”时期,国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政策扶持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的限制,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仍然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解决区域差距,我国在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2004年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5年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由此,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一起构成了我国“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遏制。2002—2016年东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由2.57:1缩小到1.85: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经过六年的发展,京津冀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网络一体化构建、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5年,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实走深,顶层设计和各领域的规划不断明确和完善,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长江经济带战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长江经济带在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发展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发挥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重点破解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探索和实施将会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解决跨区域发展中的制度性难题,区域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将会不断增强,区域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将会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更均衡更持续。我国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不断完善,重大国家战略东西南北纵横联动,推动形成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针对突出的区域发展问题而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实质上是为了促进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提升人民福祉,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给我们一些经验和启示:一是从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情。建国初期,经济薄弱,国际政治形势严峻,在当时的发展条件下,制定了以加强战备为导向的向内地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极大促进了西部地区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随着国际政治形势趋稳,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迟缓,1978年,中共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整体国力大幅提升。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我国在“九五”时期,开始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二是注重公平与效率。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各区域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力和机会,要不断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和发展。但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不能忽视经济发展的效益。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构建特色经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必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空间和产业配置中的作用。但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发挥好国家宏观调控的纠偏作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