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启示

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启示

小康社会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浓郁的中国韵味的话语,是中国共产党用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性概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性目标。从1979年底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建设历经四十年。四十年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足迹和不朽成就,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层次变革和根本性变化。

一、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轨迹

“小康”概念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描绘,表达了人民对殷实富足、安定安康生活的期望和向往。在儒家的经典文献《礼记·礼运》中,“小康”用来指通过仁、义、礼、智、信可能达到的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康喜乐的美好状态,是“大同社会”的必经阶段。到了近代社会,康有为把“小康”和“大同”糅合在一起提出了“太平世”概念,孙中山把它与现代西学结合起来创立了“三民主义”。可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小康”始终是社会大众所憧憬和追求的理想生活,也是古代、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政治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规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两步走”设想。当时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小康社会”的概念,但这些探索无疑是为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人民饥饿贫困的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是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1979年12月,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用“小康之家”界定“中国式的现代化”。此后的四十年,小康社会成为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主旋律。

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小康之家”这一概念上升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提出20世纪末“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设想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侯,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侯,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设想的亮点在于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现代化建设实践比预想的要好,原定的第一步目标提前三年实现,第二步目标又提前五年完成,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五十年实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战略:“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构想成功地把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延伸至21世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成为新世纪初我们党继续奋斗的战略目标。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目标。“全面小康”是以“总体小康”为基础的发展水平更高、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其建设和建成也更艰难、更具挑战性。

21世纪的小康社会建设经历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向“全面建成”推进的历程。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起,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无一例外地以全面建设或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并用六个“更加”重新设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渐进性新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此后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了包括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为世界第二等在内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除了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建设目标、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文化建设目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社会建设目标之外,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更丰富。

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式开启。十八大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首次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铿锵宣言,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设计了时间表和任务图。从侧重于“过程”和“进行时”的“建设”到侧重于“结果”和“完成时”的“建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表明了党如期兑现承诺的政治勇气、责任担当和坚定信心,同时也使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有了明确预期,增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感。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地接起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一往无前地挑起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担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向全党发出动员令,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等新概念强调“决胜”小康的义无反顾和艰巨性、紧迫性。通过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顶层设计以及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以“敢啃硬骨头”的责任意识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任务:既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向全党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和“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将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一份满意的贺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也将更美好、体验更真切、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将大幅度提升。

二、小康社会的鲜明特点

小康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全面特性和过渡性特征。

首先,从国际视野看,小康社会具有中国特色。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较早进行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现代化也因此常被理解为西方化或资本主义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效仿苏联进行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邓小平看来,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大国建设现代化,“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4年3月,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即“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提出的前提就是中外比较,从中国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比较中透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现代化的性质方面,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话语霸权;其二,在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上,中国的现代化是以“小康社会”定位的,这一定位是基于中国与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差距而确定的,是符合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易被老百姓理解和接受的阶段性目标。

其次,从历史进程看,小康社会具有时代特点。

“小康”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千百年来被社会大众普遍理解、接受的一个最淳朴的梦想。邓小平把它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小康的国家”等概念并对它们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应用。后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又不断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做出新的科学规划和战略调整。从最初的“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这个古老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百姓话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不断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在这个过程中,“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从概念内涵看,小康社会具有全面特性。

“全面”包含多方面的内涵。第一,在涵盖的内容上,小康不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而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在改革开放之初,鉴于当时中国贫困落后的实际情况,小康社会是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翻番为衡量指标的。换言之,小康社会的首要标准和指向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收入、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以达到“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的水平。但是,如果仅仅有吃饱穿暖,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却不能同步提高,老百姓享受不到民主权利、喝不上干净的水、吸不到清新的空气,那么,经济上的发展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小康社会成为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元内涵的综合概念和指标。

第二,在覆盖的人群上,小康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最先采取的是部分先富而后以先富带后富的策略。邓小平在提出这个策略时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也必须全民共享、全面共享。

第三,在覆盖的地域上,小康不只是城市的小康、东部的小康,而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小康。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历史、区位、资源等方面的因素,我国东西部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和城市发展差距较大。为了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乡村振兴等战略,加大对中西部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新时代以来采取的定点扶贫、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创新举措,目的就是使小康社会惠及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奔小康“绝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建设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正因为此,我国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也是近些年来我国通过“正向反哺”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道理和原因所在。

最后,从发展战略看,小康社会具有过渡性特征。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特殊的、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伟大征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所以说小康社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因为它上承“温饱”、下启“富裕”。在邓小平构想的“三步走”战略中,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第二步发展目标。之所以说小康社会具有过渡性,是因为它是从贫穷落后过渡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经的、重要的阶段。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看,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逐步向中等发达国家靠近的社会发展阶段。正是这一过渡性特点决定了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快速地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响亮口号,确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到2019年近100万亿元,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人民币到2019年的10276美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中国将继续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奋斗,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则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启示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记录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而“中国奇迹”的背后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一系列“中国经验”的集结。

一是“定海神针”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解决饥饿难题、实现温饱小康是亿万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最淳朴的生活梦想,但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这一梦想才变成了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目标、具体的政策策略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建成,最根本的经验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四十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正向者、掌舵者,也是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主心骨。正是有了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才成功避开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陷阱,经受住了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各种风险挑战,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集中爆发和尖锐呈现的各种矛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大踏步走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道上。

二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后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建设为后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在当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计划经济、高度集权为保障的重工业优先的资源调配战略必然导致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受限,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过大必然挤压生活资料的生产空间,人民生活改善非常有限。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客观现实,提出“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并把“小康社会”这一人民生活指标和期盼纳入国家发展蓝图之中。在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伟大战略设想中,第一步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目标,第二步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目标,第三步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显然,每一步目标都以人民生活水平为衡量标准和奋斗动力。

四十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始终秉持人民主体的价值指向,始终把人民利益得失作为评判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提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成效事关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关人民的生活水平,事关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总书记掷地有声的铿锵宣言和郑重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充分彰显。

三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蓝图”一旦设定,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干到底”:“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小康社会就是一张科学的、符合实际和人民愿望的“好的蓝图”。但是,这张“好的蓝图”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甚至面临重大风险挑战的历史过程。自从设定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无论多么苦多么难,中国人民从来没放弃过对它的向往和追求;无论面临多大压力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停下为实现它而努力前行的脚步。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驰而不息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设想,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十四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十五大将“三步走”中的第三步进一步细化为“新三步走”,十六大到十九大更是直接、鲜明地把“小康社会”纳入大会主题。放眼全球,世界上还有其他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够像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样把“一张好的蓝图”坚持到底呢?

四是“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续奋斗。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的重大课题。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从此“站起来”了,但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当时的落后面貌。然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勤劳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小康社会建设的四十年间,尽管党的领导人经过了多次换届,但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始终没有变,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茬接一茬”“一棒接一棒”地接力前行。这种接续前行的力量来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连贯性,来自“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心和毅力。这是西方“否决型政体”和竞争性政党制度所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五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务实作风。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而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于我国发展实际的总体性判断提醒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战略清醒,不能急于求成、超越现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曾经犯过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偏执追求“高速度”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一结束,邓小平便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勇敢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在接见外宾时,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言明:“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他还就现代化的实现预期发表看法:“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显然,在邓小平的视野中,小康社会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实际出发的客观考量,是对生产力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尊重。“小康社会”为全党、全国人民描绘了一个理想而又现实的前景。四十年的小康社会建设,至始至终遵循着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和工作方式。正因为此,小康社会建设才一步步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