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重要论述指导下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重要论述指导下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生动实践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党中央遵循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首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的战略部署。高精尖经济结构代表了首都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成功经验,是党的改革开放史在京华大地的光彩篇章。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讲话指出,“北京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北京要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经过7年的奋力开拓,高精尖经济结构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主要结构性特征。2020年,新经济增加值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8%。《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巩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时期,高精尖经济体系将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实现具有新优势的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高精尖经济结构是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高精尖经济结构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结构特征,是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广义理解,高精尖经济结构是以“高精尖”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是高层次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等相互作用、不断达到更高水平的经济动态平衡。狭义理解,高精尖经济结构是“高精尖”水平的供给结构,主要包括高精尖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链结构、企业集群结构等方面。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体现了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首都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一)高精尖经济结构是适应经济发展大逻辑的战略部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进,高精尖经济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4年2月25日、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在提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求的同时,明确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提出“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这“五化”,是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要求,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了重要指导。2017年2月23日、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进一步指出,北京的发展要着眼可持续,在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发展新高地。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靠创新发展,舍弃‘白菜帮子’,精选‘菜心’,腾笼换鸟、调整结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指出,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引领经济发展,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进一步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明确了在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下,高精尖经济的总体布局。

(二)高精尖经济结构是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首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表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方面,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治理“大城市病”任重道远,使得首都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加快提升经济结构的紧迫性日益增强,集约高效、减量发展成为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建设高精尖产业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更多依靠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的新动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预防“腾笼换鸟”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断层风险,化解实施减量发展的困难,有效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更新。在科技进步驱动下,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精尖方向优化升级,供给与需求不断实现高层次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首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三)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实现“三大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质量变革方面,通过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高精尖产业部门比重,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效率变革方面,通过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技术要素的贡献率,促进效率提高与效益提升相得益彰。高精尖产业的规模效益、知识外溢和创新驱动效应,推动经济投入产出比趋向最大化,经济发展效益递增优势不断增强。2035年北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要相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只有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精尖经济,才能带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跃升。动力变革方面,通过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对人力资源和现代金融等要素的创新整合作用,增强首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生动实践

(一)高精尖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高精尖经济强调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引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北京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产业新体系为引擎,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发动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指导下,北京市制定实施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智能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财政、土地、人才支持政策等“10+3”高精尖产业促进政策,主动作为,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服务模式创新,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高端环节,培育核心品牌企业,推进建设拥有技术主导权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北京目前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2017年,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形成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大高精尖产业链条完整,创新实力突出,促进首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带动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技术升级和发展模式创新。“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北京高精尖产业集群以创新为根本特征,研发创新优势突出,创新载体丰富,集群效应凸显。产业链高端控制地位突出,研发创新环节、总部环节优势明显,总部型企业聚集,形成了技术研发、投资建设、综合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攻关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形成辐射全国的引领带动能力。领军企业专业优势突出,行业龙头地位凸显,形成了涵盖行业领军型、成长潜力型、特色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以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例,北京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由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通用平台、核心算法、硬件制造、终端产业应用、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重点环节组成,算力、算量、算法三螺旋结构相互强化,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优势。2019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29.2亿元,同比增长15.5%。创新创业十分活跃,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北京在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均拥有头部企业,集聚了一批具备颠覆性原创核心技术的创业企业,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接近1/3,涌现出以百度、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

(二)力争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系统观念,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他深刻认识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注重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聚焦我国存在“卡脖子”安全风险的领域,持续推进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突破,打造核心竞争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联合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分领域冠军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关键装备和零部件、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力争掌握高精尖产业发展主动权。例如,北京智能装备产业尤其机器人产业研发优势突出,在中关村示范区形成一批生力军企业。以企业为主导,机器人检验检测、高档数控机床系统及功能部件关键技术标准与测试等平台建设获得国家支持,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特色突出;在高精密RV减速器、激光雷达、多维力觉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和自主研发与制造,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方面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

(三)依托“三城一区”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系统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问题。他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强调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高精尖经济的根本特质在于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与经济融合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三城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和创新发展高地,高精尖经济发展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依托“三城一区”形成系统布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实现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市场模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北京不断推进“三城一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根据“三城一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按照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分区域、分步骤依法推进审批权限赋权和下放,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广至“三城一区”。“三城一区”基于创新链相互衔接、有效互动,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主要载体,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30%。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探索构建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新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融合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布局,促进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创新主体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实施新型研发平台领航计划,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支持建设贯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平台。超前谋划前沿产业布局,支持深度学习、智能芯片等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精尖产业率先应用示范、创新发展。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推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围绕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精准医学、突破性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对重大科研成果进行超前投资和前移孵化,促进高校院所高端硬技术和前端原始创新项目落地转化。率先探索“概念验证”,推进北航、清华、中科院北京分院等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加强中科智汇工场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开展“集中办公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服务,加强对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种子企业等创新企业的专业化精准服务。

怀柔科学城以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为战略目标,加快构建科研院所、高校、创新企业等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市院合作、校地共建、央地合作等机制,通过引进顶尖人才领衔团队、头部企业研发平台等方式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载体。比较典型的有怀柔区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围绕高端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场景,重点建设中试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转移转化基地,打造硬科技孵化器和创新企业加速器。

未来科学城正加快推进创新链各环节协同联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聚集创新型企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创新发展链条。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项目已入驻单位近500家,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核心,涵盖研发、中试、生产、临床应用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三城”合作不断深化,成为主要产业转化基地。“十三五”时期,年均承载“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余项,2020年达到150余项。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60.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1.5%。制定实施《关于共同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的行动方案》,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强基金、政策等支持,突出高端研发在海淀、成果转化首站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成果落地,力争把先导基地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枢。通过政府签约落地、孵化载体承接、企业自主对接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挂牌首批6家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速区,并将亦庄新城全域纳入先导基地扩展区,推进承接科技成果加速项目、产业化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创新企业。同时,加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创新生态,促进“三城”创新成果对接与产业化。完善“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公共服务平台、基金、特色产业园”六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新兴产业研发平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联合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新型显示、下一代互联网、国家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创新中心,与“三城”源头机构实现资源对接与创新协同。在集成电路IP设计、汽车整车开发、诊断试剂等重点领域,培育规模化产业中试基地,建设中试服务业集群,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间站”,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夯实创新动力,加强高精尖经济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战略支撑,只有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才能夯实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创新动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历史和实践证明,我国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正确指挥和科学决策。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推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围绕高精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需求,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开发,前瞻部署重大基础前沿研究,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增强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实施途径,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研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创新引领,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在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落地和布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全面深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等领域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形成系统布局。

(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高精尖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路线、要素配置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服务包”作用,精准服务创新型企业,完善涵盖小微企业、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的创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领军企业通过掌控关键核心技术等方式成为“链主”企业。要以协同创新载体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支持创新企业主导,围绕重点领域建设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协同创新平台,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形成系统整合力;进一步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

(三)优化高精尖产业布局

持续优化三大科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融合对接,形成更多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打造高精尖产业策源地。提高科技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促进的完整创新服务链条,实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深度对接。加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为核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与三大科学城之间的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承接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支持头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推动中试基地、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加强发展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通过政策体系、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协同配套,培育新兴高精尖产业集群,夯实高精尖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中国(北京)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与科技创新片区形成联动发展与协同创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开放创新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三区联动”,促进“一区多园”形成高精尖产业链分工合作和高效对接,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引领区。

(四)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合作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为高精尖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源。要以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引领,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完善跨区域创新协作服务平台,构建企业、高校院所、产业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创新体系。北京与雄安新区要通过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式加强原始创新合作,全面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加强区域

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推动北京创新资源溢出辐射,促进北京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完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支持在京高校、科研机构在天津、河北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加快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基地)建设,构建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衔接配套的科技创新园区链,为区域高精尖产业集群夯实载体。以北京领军企业为引领,通过项目带动等方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高精尖产业在京津冀形成产业链协同布局,打造富有创新创造活力、迭代升级能力、协同合作动力的区域高精尖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