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提升老旧小区文明宜居不仅要“改好”更要“管好”

奋进新征程|提升老旧小区文明宜居不仅要“改好”更要“管好”

城市是国家建设的“火车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可以说,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更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内容之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百姓对人居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高标准、多样化,不仅是物质层面需求增加,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升。然而,因多方面原因,一些老旧小区因维护维修没有跟上,加之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放、私搭乱建、楼道杂物众多、充电难等问题,这也一度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在中央的支持下,通过实施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屋面渗漏、私搭乱建、影响消防等安全问题,而且改造后小区楼房外观靓丽了、绿色植物增多了、破损路面修复了、活动广场新建了、车辆有序停放了,甚至还加装了电梯等,更加便民且宜居。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后期管理没有跟上,不少改造后老旧小区仍然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即时间一长又重蹈脏乱差的旧样。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旧小区改造到底成不成功,最终是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标准。常言说得好,“三分建,七分管。”要巩固和维护小区改造成果,持续地造福于居民,就必须强化小区后期管理,避免单纯“一改了之”现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避免时间一长,小区又重蹈脏乱差的覆辙,这就需要各地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通过引入正规物业管理,以及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增强小区管理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小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要实现老旧小区更加文明宜居,不仅要“改好”更要“管好”的目的,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一些民生视角,多一些居民自治。这就需要当地基层组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居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意识。同时社区也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居民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巩固和维护小区改造成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老房子“改”出新面貌,新家园“造”出幸福来。(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1223/1189062.shtml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社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