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并逐步健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对推动全民守法的作用不断凸显。当前,提高法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需要着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对于公民而言,每一次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参与都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八五”普法期间,我国提出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海外法律服务,强调法律服务工作者在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时要强化释法析理,让人民群众充分感知、明晰法律服务的实践成果。相较于单一、静止的理论知识学习,公民只有在亲身接受法律服务、参与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法治教育,才能深刻体验法治的价值,提升对法治的理解,强化对法治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逐渐丰富,既包括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多种途径,也包括设置法律服务热线、“一站式”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多种形式。

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正在逐步发展为一项系统性公共法律服务工程,其制度核心在于高效回应、解决公民法治诉求,而非机械地执行、落实宣传教育任务。在内容层面,面对不同受众群体,以满足群众对法律的现实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宣传同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民日常生活中所反映的重点、普遍性法律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在方式方法层面,长期以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为原则,以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为工作重心,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便民利民、及时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选取重点对象,强调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首先应当造就一支具有深厚法治素养的治国理政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权由法定等基本法治观念,带头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与发展各项实践工作,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领头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增强依法执政能力。一方面,完善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拓宽法治学习的渠道形式,完善法治讲座、法治培训等措施,建立领导干部述法、旁听庭审制度与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法治学习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的考核、监督与评价机制。构建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档案、学法情况通报等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相应的问责与监督程序。对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应重点考核其履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突出特色内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宣传教育应当创新形式方法,重点传播人民听得懂、易接受、能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升普法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与渗透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要创新发展,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与内容,强化研究阐释与宣传普及,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其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提炼的,因而选取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予以传播,更易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共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法治文化等内容,并开展法治文化的阵地、品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工作、法治文化人才教育培养,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新时代转化、持续性传承与创造性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并提出要基本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基本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从制度规范层面为深入、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践行学用结合的方式方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不仅致力于传播法律条文、规定、原则等静态规范,并且重在提升全体公民的法律实践运用能力。普法工作要围绕国家中心治理任务开展,要同我国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实践紧密结合。当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正在充分融入立法、执法、司法、监察全过程,融入各层级治理(中央、省、市、县、乡村、社区),各领域治理(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学校、网络空间),各专项治理(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生态文明、突发事件应急)等实践活动。从而以普法工作为基础,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在法治实践中自觉学习、运用国家政策法律,将法律条文变成引导、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则和行为依据。

近年来,我国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一是协调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8年我国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下设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统筹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其中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宪法宣传教育,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工作。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系统规范依据。二是扎实推进各层级法治建设。针对多个层级的依法治理领域,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深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建设,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措施。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得到逐步健全。三是提升行业领域依法治理水平。以法治宣传教育为支撑,引导各协会、商会、企业等主体依法依规开展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工作,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

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公民具备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养成法治习惯。法治宣传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上述内容既是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代表性创新措施,又是未来我国法治宣传教育应当持续完善与强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构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