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ChatGPT,我们能“chat”出什么?

面对ChatGPT,我们能“chat”出什么?

近日,一款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在全球圈粉无数,上线仅2个月,月活用户破亿。ChatGPT最为“神奇”的是能够“创作”。许多用户通过它写诗、写歌词、写代码、写毕业论文,以及修改文字语法、总结文章的梗概……这一切是在人机交互的chat(聊天)中数秒完成。

ChatGPT大热让很多人焦虑,网上产生了“哪些职业会被取代”的讨论。面对它所引爆的新一轮AI(人工智能)热潮,既要大胆拥抱,也要辩证看待。我们不妨看看,在与ChatGPT对话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避免缺乏“情”的“套路对话”。AI流畅对话的背后是大规模的数据训练,以及基于语言模型和学习数据库得出的结果。受计算模型库和数据库的框架限制,难免落入套路化、模式化“应答”的窠臼。正如ChatGPT自己所说,“我是基于概率性语言模型,通过对人类语言的高效模仿来生成文本”。ChatGPT能够模仿任何人的写作风格,却写不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壮,也写不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它可以解答困惑,但无法共情用户情绪;它提供事实依据,但无法给出价值判断。创造力、想象力、同理心、灵活性……是机器与人的本质区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具有普遍性的服务项目,确实可以通过AI机器解决。但面对一个个“急难愁盼”的个性问题,仍然需要人带着真情实意去解题。在与人相交的社会里,机器的“冰冷”无法替代真实互动带来的温度。

警惕缺乏“新”的“经验主义”。ChatGPT的“创作”是在人类现有的认知范围内“搜索”,并加以“拼凑”的结果。显然,人类所投喂的“算料”是AI的“智商天花板”,而这些“算料”也不过是人类已知的经验。正如ChatGPT坦言,“我所基于的是2021年之前的数据库,我并不知道2023年发生的事情”。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生活,正确经验对生产、生活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仅从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方法,容易生成孤立、静止、片面的结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屏对屏”“键对键”链接的数据库,无法统括正在发生的“海量资源”;“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工作方法,远不及“踏破铁鞋”“脚下沾泥”的深入来得真实可靠。在走进群众的工作中,通过嘘寒问暖、细枝末节里体察民情民意的功夫,更不是一台AI机器能够做到。我们可以把AI当作查询资料的助理,但对政策解读、事实分析、群众意见等进行“加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脑”还是自己。

莫忘精于“勤”的“学习之道”。AI机器身上也有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如果将AI机器想象成一个人,他的成绩全靠勤奋学习得来。许多人还记得,2016年Alpha Go对战围棋顶级高手李世石。比赛前,Alpha学习了15万盘棋局,自我对弈3000多万局。它的每一步“落子”都是基于当下局面胜算,计算出来的最优解。这场人与人工智能的“世纪对决”最终是Alpha胜出。AI虽然有“经验局限”,但它发挥了“自身擅长”,那就是远远高于人类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时代发展瞬息万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于个人而言,要牢记“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求学之心,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借助科技“利器”为自身赋能,从而提高生产力。如此,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浪潮,守住自己的天地。

环顾四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已经有许多AI的参与。我们在享受科技红利的时候,不妨保持“课题分离”的精神。AI的发展有它的课题,而作为使用者的我们,也有自己课题。那就是通过创业创新创造,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3/0217/1193356.shtml

作者单位:台州市椒江区区委办公室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