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更新彰显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渐进式更新彰显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中图分类号] D616; K928.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3-0055-04

实施城市更新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3月1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了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性5大更新类型、12项更新内容,提出了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原则,倡导小规模、渐进式、灵活多样的城市更新,对于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以减量发展作为突出特点的北京城市更新,确立了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激发城市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一系列综合性更新目标,旨在实现传统与现代、保护与更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融。北京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有利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凸显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首都历史文化的魅力。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步较早,见证了城市经济建设的高潮,也经历了以文化助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按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北京市近年来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文保事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保护思路从本体保护转向融入当代生活,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是保护和修复过去的建筑和遗迹,将其作为展览展示对象,也是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将遗产的审美价值融入当代生活,创造和引领新的时代文化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坚持静态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注重动态文化传承,结合时代语境、大众偏好和潮流趋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实路径,在触摸北京3000多年文化脉络的同时,阐释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探寻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

保护方式由自上而下转向上下联动,把各方力量合起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遵循着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社会大众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状态,缺少参与其中的有效渠道,难以发挥民智民力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探索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途径,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小巷管家、责任规划师、文保专家、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听取吸纳他们提出的建议,形成集合众意的修缮方案,在推动老城更新的同时优化地区环境和基础设施,增进遗产与居民的生活联结性,从而充分调动起各方参与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保护体系从物质性保护转向全方位保护,让古都名城火起来。2017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名城保护作为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专章体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新的阶段,将过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个层次拓展为由四个空间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构成的全方位保护体系,突出点线面立体全覆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名城保护,以保护更新带动区域发展,有效重塑和提升整体环境。

回顾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历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在从局部走向全面、从零散走向系统,走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渐趋融合的良性轨道,这也为城市更新在尊重城市历史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不断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

依据《条例》,城市更新是指对北京市建成区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以减量发展作为城市更新的特色,为进一步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纳入国家规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国家围绕新型城镇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出台专项文件,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进程。在市级层面,《条例》出台之前,北京市于2021年8月公布《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列为重要项目,积极推进老城传统院落格局恢复,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空间功能的转化更新。2022年5月,《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式公布,确立激发经济活力、传承历史文化、改善民生福祉等更新目标,强调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相协调。在此基础上,《条例》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出打造更多的城市高品质活力空间。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传统民居、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建筑的保护管理问题。具体而言,形成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又兼具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更新区域至关重要,从而为名城保护打造新场景、激发新活力和满足新需要。

打造新场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见证,维系着人们对北京的深厚感情,承载着岁月更替中的人文记忆,现今则需要为其打造新的场景,“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助力地区复兴。史家胡同博物馆原为凌叔华故居,也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该馆以缩微景观形式复原了130个院落,设置了史家历史展厅、人艺展厅、胡同声音展厅等区域,展现胡同的历史文化变迁,成为人们沉浸式感受胡同文化的打卡地。作为空间活化的范例,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儿依托传统四合院格局,打造了集公共艺术、社区营造、公共文化研究、社会创新于一体的文化生活馆和休闲空间。27院儿的成功运营塑造了四合院的社会生活新场景,不仅维系了邻里关系,实现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有效保留,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即将艺术社区理论落地为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生活,发挥了“文化磁石”的吸引力。该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激发新活力。适应性再利用是保护传统建筑的通常做法。北京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当开发、活化利用的路径。由劝业场这一近代商业中心改造而来的“大栅栏•北京坊”文化商业街区作为传统街区中新的生长点,成为地区重现生机的源头活水。北京坊不仅修缮了原有的巴洛克式建筑劝业场,还通过设计传统中式院落、增添现代新潮建筑的方式,彰显东西方融合的地区建筑风格,同时引入PAGEONE书店、北京无印良品酒店(MUJI HOTEL BEIJING)等品牌,打造开放式、沉浸式购物休闲街区,在不破坏空间肌理的情况下完成了城市更新,这一“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实现了传统与潮流、商业与艺术的和谐共生。

满足新需要。让历经沧桑的老旧厂房迎来新生、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从城市更新角度出发,解决方法之一是引入新业态实现功能置换。事实上,基于合理的经济和商业目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帮助其实现多元价值,有助于推动地区功能优化和区域振兴。前身为北京纺织仓库的朗园Station将原本的30多个仓库分为不同街区,引入餐饮、文创、影视、特色零售等业态,以其潮流时尚吸引了大量人流。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的77文创园前身为北京胶印厂,工厂搬迁后依托原有建筑形成了集工作室、剧场、沙龙、展览于一体的文创空间,成为文艺青年的打卡地。老旧厂房更新是一种艺术化、潮流化、文创化的更新,既创造了就业机会又打造了易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工作环境,使工业建筑在保存时代风貌的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发展新需要,为区域振兴带来了生机。

让历史文化魅力与现代城市文明在千年古都交相辉映

当前,城市更新已经从大规模的单一功能改造转变为中小规模的渐进式多项功能完善,更加注重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落实、城市风貌塑造和可持续目标实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城市更新不仅要统筹考虑历史建筑及其特征,历史街区的区域功能和定位以及从单体建筑延伸到街区乃至城市整体风貌景观和空间形态等因素,还需综合考虑经济、人口、交通、产业、资源等社会要素,以达到空间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民生改善和文脉延续等多重目标。随着城市更新逐步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不断提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水平,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

实现空间功能优化提升与历史景观相协调。功能置换与完善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也是历史建筑和街区重获新生的重要手段,需要基于当地环境和人文特征作出适当选择。第一,以形象性凸显景观特色。不论传统民居还是近现代工业建筑,均以独特的结构、材质、外观、细节彰显底蕴和特色,这些建筑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可视为城市的历史沿革,也展示了城市审美变迁,因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要以适应性再利用满足当下需求,更要尊重和保护历史建筑的结构、外观和个性,在尊重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予以必要的加固和修缮。第二,以关联性塑造整体风貌。发掘并梳理区域内遗产之间的关联性,整合区域内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依据不同主题设计文化探访线路,优化遗产所在区域的普通建筑的外饰面、颜色和局部细节,以增强景观的延续性,在遗产点位之间设置必要的用传统元素装饰的城市家具予以衔接,从而起到优化空间感受、凸显传统风貌的作用。

坚持城市物质环境更新与文脉延续相融合。如果说空间功能与历史景观相协调强调的是视觉连续性,那么城市物质环境更新与文脉延续相融合则突出了文化传承性。第一,因地制宜进行遗产活化。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主张延续历史街区的地方特色、历史肌理和传统格局的文脉规划思想得到重视。历史遗产是巩固居民文化记忆、维持场所与人的亲近感的重要内容,遗产活化即在历史遗产和现实生活间实现良性互动,用以保存并延续生活和文化传统。推进遗产活化,要顺应当前包括基础设施完善在内的物质环境更新,还要保留历史街区作为历史与文化的空间、人文精神的空间、居民社会参与的空间的基本属性,保护其独特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第二,顺时而动开展文化创新。北京这座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理应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城市更新的前提,强调文脉延续正是对历史的继承和发扬。挖掘地区文化内涵,营造特色公共空间,要尽可能保留传统街巷路网、建筑风格、地域环境来延续城市文脉,在塑造特色风貌和人文环境中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为区域发展提供动力。

引导传统风貌恢复与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要始终践行人民城市这一重要理念。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改善是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名城保护不仅是传统风貌的复现和物质环境的提升,也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心理多维度需求提供适宜环境。在城市更新中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解决老城在住房、市政供给、交通方面的弱项和不足,以鲜明的城市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和文化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家园。要以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为目标,统筹城市更新、社会治理和文化保护,将历史文化遗产的存量转化为让人们宜居乐居的流量,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更新治理新格局,尽力解决老城街区衰颓、历史建筑残破、业态单一的现状,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综合目标,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本文是北京社科院重点课题“遗产真实性视角下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1A64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N].北京日报,2021-08-31.

[4]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N].北京日报,2022-12-06.

(作者简介:晏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