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党领导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文化建设登上新高峰。虽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用“十年攀登、十年砥砺、十年风雨、十年歌诗”来形容,但今天看来,我们迎来了丰硕成果。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

(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明确规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充分理解“两个确立”在工作及生活中具有的长远的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积极推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有力指引着文化建设的方向,极大丰富着文化建设的内容,积极提升着文化建设的境界。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有了清晰明确的指导思想,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从而在正确的方向上迅速发展,有效处理许多复杂问题,创造更多精彩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为有效地鼓动全体人民的干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培育和广泛宣传

十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广泛宣传,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深刻的落实和践履。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体系

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其他各个层次的政策构成了一个纵向排列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政策,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构成了一个横向勾连的体系。这一纵一横形成了完整的政策系统。从中央层面看,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落实。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从地方看,从省级到地级市均出台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实的政策。2017年1月,四川省委宣传部印发《四川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在少数民族地区,阿拉善盟出台了全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公检法系统也出台了相关文件。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2018年3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的责任分工方案》。2019年7月,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出台《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法治建设的实施细则》。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各部门在宣传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力度。

许多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政策也出台了。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诚信问题上,要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其中提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

价值观涉及的是人的观念,需要长久且和缓的培育过程,操之过急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能等,需要拿出有力措施。所以,这项工作需要将快和慢、长和短辩证地统一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种群体参与的整体工程。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从政策体系到奋斗实施,都要统筹兼顾、环环相扣。

(三)意识形态主导权得到加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通过十年的努力,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得到极大弘扬,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得到了加强。 

第一,社会整体凝聚了强大的思想共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思想共识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坚强后盾。通过十年的努力,今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比以前小多了,在许多方面我们都形成共识。

第二,主流媒体矩阵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强大的宣传支持。传统的主流报刊以及新的网络主流媒体都发挥着积极的宣传效应。各地党媒也完成了网络转型,能够针对当地的问题发挥好的主流宣传效应。我们在党管媒体的原则之下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形成了比较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形成了对错误的意识形态较强的批评和屏蔽的能力。

第三,党史学习教育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同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全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2021年9月29日,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正式发布。党史是一个学科,但这个学科与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紧密关联。党史学习教育使人们在党史层面有了更多共识,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更多凝聚力。

第四,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纸媒里,主流意识形态高歌行进的态势非常清晰,曾经长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理,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错谬流行的状态。

(四)文化建设法治化程度明显增强

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法治基础,在法治轨道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文化建设同时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时代课题。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是在宪法层面上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明确规定,是文化建设法治化的宪法基础。

在宪法的指引下,我国文化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各项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发展等内容全面而深入地开展,以确保宪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各项法律真正落地生根,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201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一些其他领域的法律也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比如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202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医药和教育均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家庭教育中也涉及大量文化相关问题。

大量地方性法规正在推动当地的文化建设,其内容庞大繁杂,在此举一例说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2022年3月,河北省通过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2020年,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9年,绍兴市通过了《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7年,嘉兴市通过了《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目前,苏州市正在酝酿出台《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

国际条约方面,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批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一项国际版权条约,旨在保护表演者对其录制或未录制的表演所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五)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资源的情况来看,十年间每年都在增长,也就是全国的公共图书馆每年都投入了相当的财力来购买图书资源。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及书刊外借册次来看,2011年到2019年的数据一直在增长,2020年出现下降,2021年数据有所上升但未达到2019年的水平。这中间的波动显然是受疫情的影响。由于疫情防范的需要,图书馆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人员流动。2011年到2021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的数据基本保持增长态势。

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惠民工程”,各地积极响应,采取有力措施。2015年天津首次推出文化惠民卡,当时市民可凭借本人身份证支付100元购买,同时可获得400元看戏补助,卡内金额共计500元。现在,天津市细化了文惠卡的种类,以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石家庄市也采取发行文惠卡的方式,与天津的情况较为相像。北京市将重点放在促进文化消费方面,自2013年至今已经组织了十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此次惠民文化消费季突出助企纾困、便民惠民、促进消费,以“享文化惠生活”为年度主题,聚焦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空间、新业态,引聚优质资源,推出“20余项主体活动引导+400余项精品市场活动协同”的双线融合活动体系。

(六)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2017年,原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43%,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

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受到政策的持续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出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建立了有效的发展机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各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有很多,这里以景德镇为例。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2021年,景德镇出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景德镇市构建了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新体系。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规划编制《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规划(2019—2035)》《景德镇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摸索出文化和旅游“联姻”的发展模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日见成效。这里以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为例。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坐落于河南郑州,其中电影大道街区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郑州开放商埠及火车通行以来百业兴隆的历史面貌,太极街区以发源于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文化与电影《太极》为创作原型,复原了电影里的陈家沟村落、小镇集市、京城等重要场景。占地总面积约2000亩的电影小镇,从沉浸式电影场景出发,以电影主题演艺为核心,打造集电影互动游乐、电影文化体验、电影主题客栈、民俗和非遗体验等于一体的沉浸式电影潮玩地。2020年12月,电影小镇正式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上榜“2020年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名单。把文化和旅游结合到一起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一些有一定资源基础的地方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做做文章。

十年来,文化产业处于持续增长态势。据统计,2016年到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波动上涨。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

(七)文化数字化取得进展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今天,这一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规划》提出三个数字文化工程,分别是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创新设计发展工程。2017年,原文化部印发《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11月,文旅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各地在数字文化发展方面也有一些措施。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数字化取得极大进展。2021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发现,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1.6个百分点。这16个行业小类与文化数字化密切相关。可见,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疫情对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数字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巨大进展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他在回信中说:“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在这封信里,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第一,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第二,我们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辩证处理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此类相关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了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考古工作方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追问“何以中国”,重思“何谓文明”,取得重大成果。关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组提出了不同过去的新的标准。按此标准,在距今5000年前,以良渚文明为代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一些地方率先进入文明阶段,建立国家。良渚文明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不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其文明程度。三星堆遗址、海昏侯墓等考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博物馆建设方面,我国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改革开放以后兴起民间收藏文物大潮,直至今天,依然存在众多文物收藏爱好者。针对文物市场上的各种行为,确有必要树立规范和准则。

这些年,我们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2021年5月11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与阿富汗信息与文化部、巴基斯坦国家遗产和文化署分别签署《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这是亚洲国家首次签署“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双边合作文件。2021年5月17日,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在京开幕。本次大会是我国在藏品保护领域国际大会上入选学术成果最多的一次。近代以来,大量文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甚至是在当时看来也不合法的方式流出。今天,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1年底,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文化遗产。泉州以22个遗产点反映了宋元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2011年到2021年的统计数据上看,无论是全国文物机构还是从业人员的数量,都处于上涨趋势。从接待观众人次看,2019年达到峰值,后受疫情影响数值下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大量成就。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与此配合,中央层面出台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定。2022年1月,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开始施行。2021年5月,文旅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另外,我们要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有效培训。虽然他们在技艺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但非遗工作是系统性工作,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所以要对传承人进行多个维度的培训。截至2021年末,全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共有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33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42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31个,从业人员16554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9716场,比上年增长6.4%;举办民俗活动13116次,增长7.7%;举办展览18107场,增长12.0%。

(九)不良文化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甚至是任何群体之中,都会存在一些消极、低劣的文化现象,这是人类低层欲望的展示和表现,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必然性。这类文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因其与人的生理欲望相关联,与社会生活的某个层面相关联。我们要在网络、报刊以及其他推向广大群众的文化产品中清理这些不良的文化现象,避免其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这些消极低劣的文化现象,一方面,我们承认其存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我们要高扬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消极低劣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对其划定明确界限,不能让此类文化现象无限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现象给人以努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给予青年人正面积极的引导。

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突出问题部署综合治理工作。这也反映出一些从业人员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等问题。《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职业道德委员会职能,积极开展道德评议,及时对违法失德人员和纵容违法失德行为的经纪公司、明星工作室进行行业抵制和联合惩戒。许多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委员会,文艺领域更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因为文艺领域的影响面甚广,对青年人有着强烈的引导示范作用。近些年,在治理不良文化现象方面,我们取得了明显成效,大部分的不良现象都得到了及时清理。

(十)对外文化交流取得新进展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2022年7月,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2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额1558.1亿美元,增长43.4%;文化服务进出口额442.2亿美元,增长24.3%。十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虽然近些年受到疫情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我国文化企业在海外贸易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2019年5月13日,为配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的举行,“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来自亚洲全部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的共400余件组文物,其中有109件中国文物。2022年1月,“大美亚细亚——亚洲六国文物特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此次展出的文物共计270件(套),分别来自6个国家,其中127件(套)来自中国。

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在许多国家设立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21年末,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设有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2022年7月,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八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局(厅)联合举办的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拉开帷幕。在为期一个月的推广季内,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将以大运河文化和旅游项目为重点,通过线上展映非遗主题纪录片、短视频、图片等,展示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风情,带领马来西亚民众走进大运河的美丽世界。世界各地都有运河,运河文化是世界性的通用主题,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文明交流对话。

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领导力量和政治优势所在。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体现在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可分为宏观战略和具体领域两个层面。在宏观战略层面上: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是坚定文化自信。每一个宏观战略都要落实到具体层面。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加强海外爱国力量建设,涵养壮大知华友华力量,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的决策贯穿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现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真正地满足人民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解决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一些边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较为繁重。对于这些地区和群体,我们要保护好他们的文化权益,完善文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文化建设也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创新的领域,一定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推动文化发展。协调,文化建设需要贯彻协调的理念,因为文化建设涉及众多因素,面临很多较为复杂的情况。绿色,文化建设要秉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本身具有绿色的特征,但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有与绿色理念相悖的情况,比如某些设备的生产。开放,文化建设同其他领域一样,在安全问题解决之后,需要保持较大的开放力度。持续开放,能为我们带来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也能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向世界。共享,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文化建设本身适用长尾效应,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共享特征的研究和贯彻。

(四)坚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动文化建设也要贯彻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要统筹兼顾地把握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同中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着眼全局和整体,形成顶层设计和宏观眼光,又要解决具体领域、具体地区的各种问题;既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又要分阶段地处理问题;既要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一些简单和较小的问题,又要多方思考、统筹兼顾,有效解决复杂问题和艰难问题。

(五)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什么是守正创新?既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要辩证地处理古代文化和国外文化,将这些文化成果为我们所用。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充分吸收有益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保持创新的活力。

我们尤其要关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重视传统文化是好的现象,但有时候重视的地方有所偏颇,重视的程度也不够准确。我们既要关注传统文化的表层,也要关注深层思想;既要关注学理逻辑,也要关注实操细节;既要关注宣讲演说的内容,也要关注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有些在书本上看起来很好的理念,在现实中则很难落实;有些在传统社会中应用较好的方法,在当今社会则完全不适用。所以,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将重点落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

(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进行文化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二者的统一。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需服从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前文提到的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就与对社会效益的重视不足有关。

(七)坚持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

社会的文明程度是文化建设的基底,提高文明程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这一基底对文化建设具有巨大作用,文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八)坚决反对错误思潮和偏差倾向

任何社会都有低于主流思想的思潮,且任何社会都有低于主流道德的行为和表达,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如何对待这些错误的思潮和不为主流道德所接受的偏差倾向?我们要分清它们的性质、方向和基本思想,对于明确的错误思潮要进行批判,对于带来较大危害的偏差倾向要进行限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错误思潮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后果。

(九)坚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的融汇互动是历史的必然逻辑和文明演进的规律。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人类已有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新的实验方式,还正在培养和塑造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运用新型科技推进文化建设是今天及未来的不二选择。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和提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生产体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探索和设计元宇宙等具有整合性的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今天,虽然元宇宙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无疑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创新成果,未来会对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十)坚守和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要充分尊重中国精神,将其贯彻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在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开拓下,十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各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建设也遭遇过曲折,但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成就,不断开辟中国文化新境界。

责任编辑:张哲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