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所召开“史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院党组书记谢辉教授出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原科研处处长张英聘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高寿仙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首席专家展龙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北京市方志馆刘宗永馆长,本院满学所所长常越男研究员、历史所孙冬虎研究员、史志学所郑永华研究员及历史所部分科研人员参会。会议由史志学所副所长高福美主持。 谢辉书记在致辞及讲话中指出,史志学所的成立,是院党组根据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立足于北京历史文化研究这一社科院优长学科设置的专业性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史志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并取得了很多优质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史志学所的中心任务,一方面要有效发挥社科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基础学科优势,不断推进史志学科体系构建;另一方面要将史志编撰和地方史研究作为主要抓手,积极服务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推动北京社科新型高端智库建设。
与会专家对史志学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当前及未来史志学所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平台建设、中长期规划等进行了充分论证。专家们分别从史志研究的理论视野、中外比较、重大专题,史志文献的搜集、整理、利用与数字化建设,以及史志研究对于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富有建设意义的深入讨论。
张英聘研究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方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并对史志学研究的理论关怀、学术视野、重大专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高寿仙研究员就史志文献整理、史志理论探讨、北京地方史研究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展龙研究员提出,史志学所的发展应结合国家重大理论创新、北京市重点工作任务,在学科发展规划中充分体现交叉综合、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朱浒教授从史志研究的学术意义、智库建设价值、北京方志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并提出要着重注意史志研究对于国家信息安全的维护。倪玉平教授认为,史志学所建设要做到立足北京、心怀世界,注重与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比较研究,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进系统化的史志学学科建设。彭勇教授认为,史志学所要回应国家需要与现实需求,做好史志资料整理工作,并充分利用首都历史文化专家资源做好平台建设和力量整合。刘宗永馆长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方志馆的主要工作,并就旧志点校、文献整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孙冬虎研究员提出,史志学所要侧重关于地方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形成独具一格的社会价值和学术特色。常越男研究员分别从史志研究的功能、定位,学科建设的抓手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史志学所的成立,对社科院研究力量的加强、史志学科体系的建设以及社科智库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今后能够在课题承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所召开“史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