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苏浩:新时代大国关系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苏浩

苏浩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点击观看高端论述

点击观看精美课件

一、中国崛起与新时代大国关系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但是,在我们的强国之路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了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西方国家的国际关系逻辑强调的是“帝国理念”。 1901年,拉采尔在《国家空间增长的规律》一文中,将一个民族看作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认为一个寻求领土(生存空间)扩张的国家就好像是一个正在生长的生物有机体寻找生长空间一样。也就是说这个“生物有机体”不断生长和扩张,进而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霸权国家要维持霸权,就一定会打压崛起中的国家,这是西方“帝国理念”所决定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是“天下观”,更多的是强调共存、交流、交往。“天下观”是王道逻辑。王道追求的是天下为公。儒家文化强调施仁政,有道义。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我们主张大国关系应该像田径赛。我们追求超越对手,但并不以打趴下对手为目的。我们愿意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时强调,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提倡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竞争,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

修昔底德陷阱,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此说法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就伯罗奔尼撒战争得出的结论。他认为,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两者的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自古就认为,国家间的关系是相互承认、相互接纳的关系,天下是共生的天下。

1953年,在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周恩来同志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访问印度、缅甸期间,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我们要积极应对,不以角斗赛的方式来解决和美国的关系,要以田径赛的方式来进行协调与合作。当然,我们还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尽一切方式来维护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于世界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美国需要改变以前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中美之间应该以平视的方式来处理两国关系。另外,我们还向美方提出了三条底线:一是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二是美国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三是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也就是说,中美要在这个基础上,相互尊重地处理两国关系。

中美两国虽然多有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美国既是个海洋国家,又是个拥有广袤土地的大陆国家。另外,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制造业空心化的过程。现在,美国要重新让自己的实体产业复苏,重启了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之间还是有很大合作空间的。还有,全球的和平稳定,也需要中美间互相合作。从以上角度来看,在新大陆时代,中美需要相互包容合作,需要陆海协同、互学互鉴。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