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秉持开放包容 谱写当代华章

【理响中国】秉持开放包容 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深刻论述,为秉持开放包容、深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壮大的文化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佛教东传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大事因缘”,不仅衍生出禅宗、天台宗等高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通过儒佛对话,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形成,最终奠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宏大格局。16世纪末,随着天主教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再次交汇。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清代宫廷珍藏的西洋钟表,都是中华文明汲取西方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历史印记。

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制度文化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经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政治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思想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渐次展开,仁人志士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致力中西交融、探索旧邦新命。即使在历史最低谷,中华文明在师夷长技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而盲目照搬。相反,中华文明从“西风东渐”走向“西风东鉴”,在西化与复古之外走出第三条道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的精神从被动转向主动,中华文明展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再次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而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正是现代经济建设,使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从自然经济提升到市场经济;正是人民民主政治,使中华文明的政治载体从封建王朝跃升为人民政权;正是伟大社会变革,使中华文明的社会形态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正是对外开放交流,使中华文明的交往尺度从闭关锁国扩展到世界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中华文明始终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创新发展,一再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生动典范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对此最好的证明,就是源自西欧的马克思主义和立足中国大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天下为公是中华文明高远的理想愿景,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高度一致;民为邦本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如出一辙;知行合一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哲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完全契合;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谋而合;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内在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同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绝不当“啃老族”,对传统文化照抄照搬、故步自封。在这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是典范。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创造性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把协和万邦的天下传统创造性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把反求诸己的自律精神创造性转化为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精神。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高度提升到了现代水准,谱写了中华文明的时代华章。

在开放包容中熔铸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离不开文化主体性,也离不开文化包容性。不同文化资源的融会贯通,必然以文化主体性为前提。没有“为我所用”的自觉意识,文化融合注定沦为无头脑的文化拼盘、无原则的文化拼凑,使自己的头脑成为各种思想的“跑马场”而丧失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同样,强调文化主体性,也是为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作过这样的高度总结与深刻洞察:“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没有文化包容性,文化发展就会因封闭而停滞,最终丧失生命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融通中外,也要贯通古今。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充分调动马克思主义资源,同时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是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三是广泛汲取人类文明资源,同时推动外来文化本土化。三种资源、三大转化,归根结底是要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只有做到以实践为根基、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国为立场、以文明为尺度,才能使三大文化资源有机互动、内在结合,最终实现综合创新,把三种资源熔铸为“一整块钢”。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立足中国,也要胸怀天下。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秉持开放包容的问题上,既要向内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也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经由开放包容而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反馈国际社会,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例如,在发展失衡、贫富分化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贡献天下大同、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在个人至上、自私自利盛行于世的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贡献立己达人、群己协调的处世之道;在宗教冲突、民族矛盾此起彼伏的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贡献和而不同、多元通和的包容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开放包容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文明提供了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生动典范。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迎来了从“西风东渐”到“中西互鉴”的历史性时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切实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华文明与人类社会的双向奔赴中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

(作者单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