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浙江城乡面貌差距巨大,便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千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全省开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千万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初旨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从修路、装路灯、种树等老百姓每天都接触到的事情入手,再慢慢拓展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发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浙派作风”, 保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的历史耐心,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乡村建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迈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成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最有效的抓手。2018年9月联合国把“地球卫士奖”授予浙江。

20年来,“千万工程”呈现出的政府力量和实践力量,表明其早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而是精彩蝶变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改革。“千万工程”中的“千万”也早已不仅仅是具体的数字概括,而是抽象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千万工程”实施20年,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农村。

准确把握“千万工程”的实践伟力

“千万工程”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是浙江系统性破解“经济发展、环境恶劣”难题的突破口。

“千万工程”聚焦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彻底改观农村环境面貌。“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强势打出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五水共治”和“四边三化”等组合拳,实施生态修复,关停“小散乱”企业,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积极探索建设“无废村庄”“低碳村庄”,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污染。目前,浙江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在全国率先剿灭劣V类水,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地区率先达标,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

“千万工程”统筹村庄建设运营,全面激活创业创富的农村发展动能。“千万工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民俗牌、生态牌、田园牌、乡愁牌,统筹村庄建设和村庄运营,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美村与富村结合起来,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深入实施“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行动计划,创新发展农村电商、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休闲等新业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进一步厚植浙江乡村经济兴、市场活、百姓富的优势。全省累计建成82条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辐射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83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491家、农创客超4.7万名、建成“共富工坊”6226家。如今,“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已经成为浙江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千万工程”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打造善治善成的乡村治理体系。“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关键中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深度融合“浦江经验”“枫桥经验”“后陈经验”等,大力构建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的价值意蕴

浙江农村用20年的努力,把“脏、乱、差”转变为“强、富、美”。“千万工程”作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造就了浙江万千和美乡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从启动之初,“千万工程”就被确定为“书记工程”,明确由“五级书记”齐抓共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落实机制。20年来,“千万工程”坚持党建引领和“一把手”亲自抓,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到会部署。每5年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

实践新发展理念。浙江切实把“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美丽环境建设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注入动力。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至今日,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努力让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把美丽转化为富民强村的生产力。

打造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千万工程”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顺应城乡发展趋势和群众需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通盘考虑,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因素“打包”考虑、一体推进,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内容,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还创造出了一条“坚持人民至上”的共享新路径。从决策、实施到持续深化整个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听取民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奋力续写“千万工程”时代篇章

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生动的实践经验。我们要继续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深化和现代版。

推进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千万工程”的价值意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浙江要把“未来乡村”作为引领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和“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的重要抓手, 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一体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浙江范例。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接下来,“千万工程”将继续加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全面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奋力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努力为我国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浙江图景。与此同时,浙江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性和农民可接受度,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以“和美”为要义,以城与乡和而不同、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遵循,以“人和村美”为理念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努力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浙江样本。

锻造“两个先行”重要窗口。乡村建设是创新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重要抓手。“千万工程”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着力在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扩中提低、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共富村实现路径,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以及浙江省域现代化先行。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