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所思所想所盼

公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所思所想所盼

调查目的

系统掌握公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看法、认知、评价与期待,深入梳理分析公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开局之年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调查时间

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通过互联网发布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电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391份。

调查样本

男性占67.3%,女性占32.7%;受访者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1—30岁占54.7%,31—40岁占30.4%,41—50岁占7.5%,20岁以下占4.3%,50岁以上占3.1%;从政治面貌看,37.0%是共产党员(包括预备党员),29.7%是群众,27.2%是共青团员,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占6.1%;从职业或身份看,33.7%是民企或外企员工,19.7%是国企员工,18.1%是个体经营者或者自由职业者,16.4%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其他职业或身份占比12.1%。

重要发现

近九成公众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普遍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既开拓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众的突出感受是有期待有信心(81.6%)、激动兴奋(76.3%)、骄傲自豪(60.5%);同时,对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殊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提到现代化,公众最先想到的是城市化(68.2%)、工业化(53.9%)和法治化(52.7%);超半数公众认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具有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共同特征。

公众普遍意识到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可能易落入忽视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60.5%)、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57.1%)、社会不稳定(55.9%)等陷阱,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自信自强、共建共享、开放包容等文明特质。

公众相对更关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国内改革发展风险挑战,对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信心、有期待。

公众认为开局之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应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产业升级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且领导干部应具备好学勤思、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和积极斗争等精神和态度。

公众普遍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受访公众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其中,51.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36.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关注”。公众普遍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一是创造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多领域齐头并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新的现代化世界版图(63.5%)。二是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66.0%),党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新选择(71.6%),有助于强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50.9%)。

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倡导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兼济天下、美美与共,66.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了共融共生的文明新秩序,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文明形态,32.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新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现代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蓬勃生机,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希望(61.7%)。

公众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感受是自信期待,对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殊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当问及“在听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您有哪些突出的感受”,受访者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为“有期待有信心”(81.6%)、“激动兴奋”(76.3%)、“骄傲自豪”(60.5%),这些突出感受反映了公众对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肯定和认可;16.9%的受访者表示“焦虑担忧”,这反映出一些公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担忧。

问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您认为这意味着什么”时,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不能通过简单模仿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模式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70.0%)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62.2%),这意味着我国要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且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度系数要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58.7%),“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和政治制度建设,以确保社会稳定”(55.9%),“需构建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平衡经济与生态”(52.1%),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社会治理和政治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重要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多数公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具有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生活城市化等特征。提及现代化,受访公众最先联想到的是“城市化”(68.2%)、“工业化”(53.9%)和“法治化”(52.7%),这三个词语恰好从社会、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表征了现代化的特点。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和路径虽然具有多样性,但也遵循普遍性的规律。调查表明,公众普遍认为“重视科学创新”(72.3%)和“提高教育水平”(62.7%)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那些不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国家最后大多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同时,还有一些公众认为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在于“发展工业化”(61.5%)和“推进城市化”(55.7%)。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城市化过程。还有部分受访者选择其他选项,选项占比皆未超过半数。

1685669342335

图1 公众对世界各国现代化一般规律和共性的认知情况(%)

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陷入发展困境,国内公众普遍意识到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可能会落入一系列陷阱。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可能易落入“忽视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60.5%)、“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57.1%)的陷阱。此外,公众对西方的现代制度弊端有了清晰的认知,如照搬西式民主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55.9%),“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8.6%),“落入高福利负担陷阱”(45.1%)等。

公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独特的文明特质,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现代西方文明隐藏着“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两大传统,其现代化过程充斥着大肆掠夺和殖民扩张。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厚植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沃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以人为本(63.4%)的文明特质;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其具有尊重自然(57.4%)、自信自强(56.2%)、共建共享(52.9%)和开放包容(50.4%)的文明特质;部分受访者还认为其具有和平发展(46.8%)、文明接续传承(28.2%)等文明特质。

此外,公众也十分认可中国独立自主、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现代化道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优势,受访公众选择较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和平发展、国际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方面,其中,71.6%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超六成的受访公众认为是“成为了国际上重要的影响力国家”(64.2%)和“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0.7%),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是“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59.5%)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51.2%)。

公众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国内改革发展风险挑战更为关注,对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信心、有期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遭遇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调查显示:从公众视角来看,受访者可能相对更关注国内的改革发展等风险挑战,如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贫富差距以及内需扩大等问题,对国际社会的时事趋势及可能随时发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等的关注或预见相对较少。其中,六成多的受访者认为会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和发展比较优势降低(68.3%)、“卡脖子”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挑战(61.2%),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会面临贫富差距扩大风险(51.4%)、内需疲软和发展动力不足风险(48.6%),有四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会面临城乡发展不均衡风险(42.1%)、资源瓶颈和生态约束(41.8%)以及人口老龄化和社保负担增加(39.6%),还有少部分公众认为可能会面临逆全球化挑战(23.3%),以及疫情、金融危机(15.8%)或者国际冲突(13.6%)等突发事件。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步。调查显示:超九成公众对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信心。其中,60.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30.9%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在调查公众对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的个人生活憧憬时,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个人的日常通勤和交通出行会更加顺畅快捷(67.3%)、个人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62.5%)、居住条件大幅改善(60.0%),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提升(54.6%)、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54.2%),同时,四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更优质(46.6%)、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持续深入(40.5%)以及个人生活变得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38.0%)。可以看出,公众对个人生活有着更高、更好、更优的憧憬和期待。

开局之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在于抓好经济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

第一,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是开局之年的关键工作。2022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但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超预期事件冲击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时,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美国不断打压制裁中国企业,冀望世界各国跟中国“脱钩”,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这更要求我国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坚定经济发展这一重心,以应对国际国内的新挑战。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公众普遍关注经济发展,超半数认为开局之年最应抓好包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58.0%)、“着力扩大内需”(56.9%)、“提振市场信心”(56.9%)、“推动产业升级”(54.1%)等经济方面的工作。这表明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公众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更高,期望政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复苏、扩大就业。因此,迫切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国内公众和世界各国都看到中国的发展实力和潜力。

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根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需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发展不充分则主要体现在乡村地区。因此,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做好“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调查显示,52.1%的受访者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最应抓好的工作之一。当前,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能源和粮食问题仍然突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农户致富渠道,仍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要措施。

第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开局之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抓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导干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抓好各项工作的“领头雁”,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端正的态度。调查发现,七成多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应具备“好学勤思”(77.0%)、“担当作为”(75.5%)、“改革创新”(74.1%)、“积极斗争”(71.0%)等精神和态度。大多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受访群体也认为领导干部应具备“改革创新”(80.8%)、“积极斗争”(74.7%)、“好学勤思”(71.7%)、“担当作为”(70.7%)等精神和态度。这表明领导干部对自身应具备的精神面貌和态度的认知相对清晰、准确:具备改革创新精神,才能破除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具备积极斗争精神,才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亮剑,克服前进路上的重重阻力;好学勤思是领导干部接纳新鲜事物和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经,“好学才有本领”;敢于担当作为,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贾晓芬 刘哲)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