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国学

摘要:国学中的古典名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巨大的精神鼓舞,也折射出总书记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学中的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巨大的精神鼓舞,也折射出总书记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本文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用古典名句的背景、出处、内涵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解释,对古典名句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阐释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表达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同样引用过“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说明,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类,人类的行为也会影响自然界。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两次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引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我们知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都前所未有。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表述,强调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并且呼吁整个人类社会都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出自《荀子·天论》。荀子在《天论》中批判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将宗教之天、道德之天拨正为自然之天,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文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荀子一开始描写的是宏观的自然界的变化,也就是天上众星相互伴随而旋转,日月相互交替照耀,四季轮流控制着节气,阴阳二气周流变化,风雨博施于天地间。在这个宏观的自然环境里,万物在适合的养料和环境下,就能发展起来。紧接着,荀子进一步讲到,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这就是说,我们看不到大自然是如何运作生成万物的,只能看到它的功绩,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之处。荀子说的“神”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然后荀子又说,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这是说,我们知道自然界能推动万事万物生长,但是这种力量是无形的,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的“各”,体现了万物所需生长条件的差异性。从这里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非常深刻。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是一个开展研究和教育的机构。后来,荀子在齐国被人诋毁,于是他去了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被免职。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还反对迷信鬼神,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荀子·天论》中记述了一句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用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有吉祥的结果;用不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产生灾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现代启示:在自然界,动物和植物、动物和动物、植物和植物都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些关系与人类组成了复杂的地球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些关系,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这种规律,才能让人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

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这句话说明,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的意思是说,人类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搞割裂和“脱钩”是历史退步的表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全诗共四句:“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公元698年至公元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七绝就是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改任汜水县尉。41岁时,因事被贬岭南。翌年遇赦重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起,已近六十岁的王昌龄离开龙标(今湖南省怀化洪江市黔城镇),抱定回乡归隐的打算,但在路经亳州时,却不幸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可以说,王昌龄的一生比较坎坷,担任的官职也不是特别重要,但是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另外,王昌龄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像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

从《送柴侍御》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王昌龄送别柴侍御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邵阳市西部中心)时所写。柴侍御可能是他的一位友人,但是关于柴侍御的情况,在现存的古籍资料里并不多。

我们知道,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而诗人通过“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对自然景色描写的诗句,营造了虽然他们身处两地,但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的意象。这种意象不但拉近了两个友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化远为近、化异为同的效果,也就是“两乡”变成了“一乡”。可以说,中国古代诗词特别重视意象的营造,因为意象的营造可以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融入诗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然是古诗句,但也能带给我们现代启示:第一,珍惜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不仅重视亲情,也非常重视友情。第二,中华民族既珍惜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友谊,也珍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友谊,互相尊重是人类和平的情感基础。第三,只有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建设好,并长期保持,才能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