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报春晖——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之父”林占熺

寸草报春晖——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之父”林占熺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站在福建平潭幸福洋盐碱地一片茂盛的菌草旁,林占熺全神贯注地讲解道:“大家请看,这里是重度盐碱地,连木麻黄都无法存活,但是菌草却能稳定生长,特别是采取起垄丛栽方式种植的菌草,长势旺盛,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方式。”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正向几十位院士专家介绍菌草改良盐碱地和防风固沙的生态成效。

这里是平潭最大的风口之一,风大沙猛,以往种下的植物都难以成活。自2018年起,经过数年试验,林占熺团队筛选出的菌草品种,已能够在重度盐碱地上稳定生长。

望着眼前的枝繁叶茂,林占熺一脸喜悦。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这位被誉为“菌草之父”的老党员,其“一心向党、一生奋斗、一把菌草、一份情怀、一身干净”的赤子情怀却从未改变。

种菌只关“山海情”

2021年初,一部反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让低调了多年的林占熺彻底“火出圈”。剧中,那个既教农民种菇、也帮农民卖菇的凌一农教授,就是以林占熺为原型创作的,而他本人的经历,甚至比电视剧里的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动人。

20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身)工作的林占熺加入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赴长汀、上杭等闽西革命老区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处于深度贫困之中。

“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林占熺暗自思忖。食用菌虽是“短、平、快”产业,但传统段木栽培法以消耗大量木材为代价,得不偿失。尤其在水土流失本就严重的地区,更亟待探寻生态扶贫之路。

林占熺决定放手一搏,验证自己的大胆设想。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一间破旧的实验室里,他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实验,也开启了自己奋斗半生的菌草生涯。

我国有3万多种草本植物,到底哪些适合做食(药)用菌的培养基?在广泛调查、大量筛选的基础上,慧眼如炬的林占熺率先从分布较广、取材容易的芒萁入手。他采取三级系统法,用配方来筛选,寻找适合做培养基的草本植物。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1986年10月,从成千上万种野草中选择的芒萁,真的长出了香菇!那一刻,林占熺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只要有一朵香菇可以长,就说明我们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菌草技术的成功发明,减少了木材砍伐量,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少砍树约2000万立方米。

新技术蕴含着巨大商机,也意味着更多选择。曾有人花重金邀请林占熺到国外工作生活,他说:“我是穷苦农民的孩子,深知农民的艰辛。作为党培养的农科学者,我深感自己肩负重任,应该用自己的新技术去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

林占熺像菌草深深扎根大地一样,一头扎进基层开展技术推广。这项诞生于福建的菌草技术,没有止步于实验室,而是走出了试验田,走出了福建,更是走出了中国。

1997年5月,林占熺和他的菌草研发团队技术骨干,带着6箱菌草,来到距福建2000多公里外、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彭阳县。

1个月前,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如今,20多年过去,当地百姓依然记得,林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废弃的窑洞教村民栽培食用菌的情景。为方便夜间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队员们甚至直接住在了菇棚。

10月播种,近8个月时间产了3茬蘑菇。首批27户菇农平均收入三四千元,这是他们往年收入的三四倍。这个小山沟顿时沸腾了!

来自温暖南方的菌草,不断突破技术和气候瓶颈,逐渐扎下根来,点燃了当地百姓脱贫的星星之火,汇聚起当地群众致富的燎原之势。至2021年底,宁夏全区食用菌总产值达1.93亿元,菇农户均每年增收2万多元,菌草种菇成为百姓脱贫的重要产业之一。林占熺也获得了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度三农人物等荣誉称号。

小草托起“生态梦”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林占熺放慢奔波的脚步。在林占熺看来,菌草种菇只是农民脱贫的过渡性扶贫产业,“我的菌草梦说到底就是生态梦”。在他心底,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我希望有生之年,在母亲河黄河两岸筑起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生态菌业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

这样的梦想重逾千斤,却在林占熺和团队的努力下,一点一点被大家勤劳的双手托了起来。

2013年开始,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进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在9年时间里不断摸索用菌草防风固沙阻沙。

第一年,队员们就住在沙漠里,砖头垒起来架上一块木板就是床,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这些困难他们都不怕,但当看到种下去的菌草长起来却被风沙打烂,再长起来再被打烂,队员们无法自抑地流下眼泪。擦干泪水,从头再来!队员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后,终于制服了流沙。

乌兰布和菌草防风治沙基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菌草成功固定了流动、半流动沙地,并且效果持久,2013年种植的菌草,其根系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另外,菌草在经济效益方面也表现良好,鲜草亩平均产量达12吨,一亩沙地种植菌草产值近3000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种植菌草后的沙地上栽培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其长势较之前也更加旺盛。

如今,菌草已经在黄河沿岸9个省区种植。菌草技术也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

2021年4月,在林占熺的推动下,全国首个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落户宁夏石嘴山,这一产业园正在续写新时代“山海情”的升级版。

殊不知,园区负责人严孟文也与林占熺有着不解之缘。严孟文一直在国外做进出口生意,2020年他回国拜访林占熺,却听到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句话:“我带你去西部,做比在国外赚钱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两人在西部考察一番后,严孟文决定投身菌草产业。不久,产业园落户石嘴山市平罗县,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助推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林占熺还留下一支技术团队,常年在园区提供技术服务。

园区内的巨菌草郁郁葱葱不见边际,收获后将达到6000多吨,每亩直接效益达4000元。粉碎后,可“以草代木”培育蘑菇,也可“以草代粮”饲养家畜,还可“动物、植物、菌物”三物循环改良生态环境,无处不是宝。经过动物养殖、菌菇栽培、肥料利用还田,每亩效益可增值到万元以上。

“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为菌草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标杆,并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样板。”林占熺女儿林冬梅表示,而她也将继承父亲的衣钵,继续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

中国飞来“极乐鸟”

2021年9月,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这也牵出了一段持续数十载、关于“小草大爱”的佳话。

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是菌草技术援外、亮相世界的首站。1997年7月,林占熺带领团队首次来到东高地省鲁法区,建立起菌草技术示范点。

“到了那儿,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穷的地方。”林占熺回忆,刀耕火种、草裙草房还原历史般出现在他们一行人眼前,原打算传授完技术便回国的一行人改了主意。“地球上还有这么穷的一批人,当地野生草也很多,我们觉得有这个责任,可以用当地的草来种菇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林占熺一行人回国后,第二年又重返巴新,带来更多更新的种子和技术,尝试推广菌草和旱稻种植。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援巴新菌草技术项目作出重要批示,由此开启了菌草援外由技术培训进入项目落地持续性推进新元年。

为了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专家们确定了本土化、简便化、标准化的技术摸索方向。资金设备有限,要给培养基灭菌,专家们就用3个汽油桶制成造价低廉的灭菌设备;没有现代化出菇房,他们就搭木棚、挖种植沟,利用水、土和塑料薄膜控温保湿,还在树荫下种菇。当东高地省的民众第一次体会到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喜悦时,他们特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

2018年,巨菌草在巴新创下每公顷年产鲜草853吨的纪录。受益的当地民众把菌草称作“中国草”,巴新前国防部部长卡拉尼甚至把女儿的名字改为“菌草”,并在报纸上公布。“很短时间内,你几乎可以每天收割。你不停收割,就不停有钱进账。”东高地省居民布莱恩·瓦义这样形容。

2001年至2019年,林占熺先后22次前往巴新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而中国专家们也成为当地政府和民众盛赞的“极乐鸟”(巴新国鸟)、“巴中人民友好使者”。

在卢旺达,菌草同果树、玉米和大豆等间作、套种以保持水土,被卢旺达农业委员会向全国推广。在斐济、莱索托、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和老挝等国,菌草被用来改善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小而美、见效快,推广起来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国家用菌草开辟出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

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醒目的世界地图,上面用红色五角星标注了菌草传播到的国家和地区,如今,这个数字达到了106个。

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实践“前线”的林占熺笑言自己是“80后”:“只要还活着,就要做下去。”他的眼中,闪耀的是渴望帮助全世界贫困民众的憧憬与希望;他心之所向,是将红色五角星所代表的菌草种植技术传播到地球上更多需要的国家!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