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3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中央网信办官网发布消息称,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在信息时代,自媒体发展迅猛,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可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为了利益,不惜发布一些不实信息,搅乱了网络空间的 “一池春水”。中央网信办通知明确了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四类突出问题:恶意蹭炒误导公众问题,多种手段歪曲事实问题,不做标注以假乱真问题,专业领域信息不实问题。可以说,这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直击自媒体信息发布的乱象。
就拿恶意蹭炒误导公众来说,有些自媒体的表现毫无底线。遇到热点舆情或者公众人物消息,就假冒当事人、近亲属,在账号名称、简介上做文章,混淆视听,让网友们傻傻分不清楚。当涉及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时,更是无中生有,虚构起因进展、伤亡人数等。在财经、军事、外交等重要领域,也敢胡编乱造,什么“权威报道”“一手数据”,全是自己瞎编的,误导公众认知。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也是乱象丛生。有些自媒体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编造虚假信息,让人防不胜防。前段时间,就有利用 AI 技术合成的某名人虚假演讲视频在网络传播。还有通过剧情摆拍、拼凑剪辑,制造虚假事件。一些所谓的“社会新闻”,其实就是摆拍出来的闹剧。还有对政策方针歪曲解读,拿旧闻旧事恶意炒作,甚至通过刷榜打榜买榜让不实信息上热搜。
不做标注以假乱真同样让人头疼。有些自媒体发布信息不标注来源,或者模糊标注,让公众无法追溯真实情况。有的标注错误信息来源,或者账号之间互相引用错误标注,简直乱成一锅粥。专业领域信息不实更是害人不浅。一些没有专业资质的自媒体,冒充财经专家、医生、律师等,发布错误的专业内容。比如在医疗领域,编造虚假的治疗方法,误导患者;在历史领域,篡改史实,将不同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张冠李戴。
这些不实信息的危害极大,不仅误导公众,还可能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在一些关键领域,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次专项行动,明确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可谓是精准打击自媒体乱象。对违规账号,采取站内信警示、短期禁言、长期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更是 “重拳出击”。
当然,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不能仅靠这一次专项行动,也不能仅靠网信办,需要多管齐下,联合施治。一是相关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审核,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二是自媒体运营者要增强自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三是公众也要提高辨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自媒体回归真实、客观的信息传播正道,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 “虚假风” 不敢吹、不再吹。
(宣讲家网 王小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