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强国讲堂】崔鑫生: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现状、机遇与挑战(2)

二、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秩序

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全球通胀趋缓但仍处于高位,地缘冲突未见缓和,世界经济将延续低增长态势。当前,我国周边的地缘局势,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进出口走势。

要充分理解世界经济陷入困难的现状,就要从世界产业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的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国内的生产要素供给逐渐不足,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产业容量日趋饱和。这时,英国开始向海外殖民地转移产业。当时,美国凭借开放的政策和丰富、廉价的要素资源成为这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这次产业转移中,英国的综合国力缓慢下降,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上升。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开始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向德国和日本。经过这次产业转移,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制造”开始畅销全球。美国也凭借着产业结构优化进入了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期。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因为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其生产成本也在逐渐上升,所以他们就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香港等地。随后,他们又把产业转移的范围扩大到了电子、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领域。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随着发达国家的产业重心转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其各种生产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就要将一部分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政策优势,所以我国就顺势承接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这次产业转移,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外贸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制造业的成本不断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转移。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了。西方发达国家想和中国经济“脱钩”,恐怕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我们也要正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同时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谋求他们所谓的霸权,这种单方面并且错误的想法,让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美贸易摩擦。

2023年6月21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全球贸易最新动态》。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相互依存度下降。2022年第2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同比下降2%,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同比下降0.9%。可见,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中国从原材料的输出国进口产品进行组装制造,再向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的“共轭环流”的贸易局势逐渐演变为“三足鼎立”(北美价值链、欧盟价值链、东亚价值链)的贸易局势。

70多年前,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基于相互依存与合作有助于和平与共同繁荣的理念而建立。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不平等加剧和气候变化等新挑战影响贸易流动,贸易碎片化早期迹象已经显现,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和以前对比有所弱化。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合作的形势方兴未艾,各个国家不断采取区域性的贸易政策。面对这个新的形势,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动作为。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合作,通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赢得战略主动。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