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回升,所以古人视这一天为“大吉之日”。古人又将冬至称为“亚岁”,其重要程度与新年媲美,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3000多年前,周公为选定都城,跋山涉水来到洛阳,他以土圭法“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将洛阳当作“天下之中”,把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这即是冬至的由来。

最早确定的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也称亚岁,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岁月奔流不息,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人在冬至有着不同的喜怒哀乐,这一朵朵浪花,需要我们坐在古人的对面,才能悠然采撷。

白居易有一个个充满思念的冬至夜

唐代是古代冬至节的鼎盛时期,官员会放假七天。在冬至这一天,除了会大宴群臣,普通的百姓也要阖家团圆。但归乡的路曲折漫长,总有人在路上。别人的热闹,更催生自己的孤独。

唐贞元二十年(804)岁末,33岁的白居易已进士及第四年了,此时的他任秘书省校书郎,在前不久,他将全家搬到关中,定居在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

这一年的冬至夜,白居易却宦游在外,客居邯郸。街巷里,人们穿着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景象。而驿舍中,白居易早早关上了屋门,一人对灯长坐,他想家了。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他想起父亲死于任上,他想起跟随母亲和兄长颠沛流离,他想起家里终于渐渐安顿,而今夜应该围坐在一起,在昏黄灯火下说着他的行迹吧。

白居易生于中唐,自幼便惯看战火四起、民不聊生,他刻苦读书,哪怕口生疮、手磨茧、华发生也无怨无悔,只求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虽然考试算是顺达,“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但校书郎应不是平生所愿,他还是想多为百姓做些事情。在邯郸的这个冬至夜晚,白居易不说他思念家人,却说家人在思念他,笔意愈是曲隐,心意越是深切。

与家人相处的日子,伴随万千往事一起涌上心头。

思念像水一般绵长,如月一般满溢。在冬至夜里,他又心心念念提笔写下诗句,“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在他的杰作《长恨歌》里,白居易倾情写尽别人的爱恨离愁,其实也在抒写着自己的缱绻情愫,而此诗的“何堪”“俱作”两词,将爱而不得之痛刻到了骨髓里。

岁月转瞬即逝,白居易几经沉浮便已年过半百、韶光不再。另一个冬至夜晚,他寄宿在杨梅馆,满心凄凉,又写下一首冬至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冬至的夜晚是一年之中最为漫长的,况自己羁旅为客,勉强支撑着有病的身子,头枕着冰冷的枕头和衣而睡,又怎能安然睡去呢?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因为家乡有最牵挂的至亲之人。

家庭与故园是中国人的信仰,冬至的祭祖、团聚与饮宴等风俗让这一信仰变得生动而温暖。

苏轼兄弟的冬至如同一幅经典画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至时节虽然最宜宅家不出,但人仍要让自己心中拥有风景。

洒脱如苏轼,即便落魄之时,也另有一番气度。在出京任杭州通判时的一个冬至,他一人独游吉祥寺,满目萧瑟也未影响他的心情,他写下豁达之句,“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从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但那天下了寒雨,苏轼于是问,阳气到底是回来了还是没有回来呢?他又自嘲道,哪一个人像我这样呢,不在牡丹花开的时节肯独自前来。

此前的暮春,苏轼曾跟随杭州知州沈立去吉祥寺赏牡丹,次日又观牡丹画卷。他将欢乐场面挥毫以记,“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时光一晃,牡丹凋残、人潮已散,苏轼在冬至日又故地重游。孤独不是可耻的,孤独的人才懂得享受自由自在,“不是花时肯独来”,正是因为具有这样可贵的独立人格,这样甘守寂寞的品性,苏轼的“诗心”才能如此超凡脱俗、疏旷有趣。

冬至总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苏轼有一年冬至写诗赠人,他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如今已近老迈,却仍有卓绝之气,“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又一个冬至,他与诸生饮酒,面有酡色还举杯不停,“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冬至里最合适围炉笑谈,这真是闲适惬意的日子啊。

苏辙与兄长苏轼相比,无论是诗还是文,总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这个冬至日,苏辙在陋巷中居住生活,北风摇窗、白雪飘飞,苏辙却不改初衷、乐在其中,节日里依然把儒贤颜子当“先师”来景仰,可见其勤于修为,不愧坚守一方净土的高洁之士。

四季轮回不止,人却不会永远年轻。又一个冬至日,苏辙用诗收藏起一个美好的画面,“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吃着焦香的酥煎饼,配上新摘的吴江柑橘,再饮一杯温热的酒,家人相依相伴,成为经典的画面。

王羲之拥有一个凝固在书法里的冬至时节

冬至意味着冬天开始进入最寒冷的时候,也是养生的重要节气,古代亲友间多在冬至以食物相馈送,民间称“冬至盘”,这段时间,饮食的花费经常“超支”,以致有“肥冬瘦年”之说。

不过,王羲之晚年在一个冬至时节却没有进补,有《寒切帖》为证。这一幅书法绝品不过寥寥五十字,内容也多短语,“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羲之报。”

这张被誉为王羲之“最冷的帖”,其实,却是来自王羲之的冬日问候,也是温情浓浓的“绝笔”。当时,居住在会稽山阴的王羲之,已走到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冬天。他的身体很差,胃口也差,但他仍提起笔,想告诉好朋友自己的所感所思。

这是一封回信,短短五行,看似平淡,却让人黯然神伤。其大意为,“得十四日、十八日的两封来信,收到你的问候,我心甚慰。天气寒冷日深,你家里人也都佳安否?内心忧伤辛劳,长久挂念不安。我近来服食甚少,感觉不是很好,就连写一封信都感到很疲惫,不再多叙,羲之答。”

要说明的是,此帖中的“吾食至少”的“食”之意,是指“服食”而言的,王羲之好服食养性之术,在其去官之后而益甚。但此时他的生命力已逐渐衰竭了,他对气候变化也更加敏感,“寒切”这两个字,将天气的特点最精准地表达出来,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用它作为了此帖的名字。

此帖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斑斓,笔意平和简淡、从容精神。而且,《寒切帖》具有章草古意,并大胆地在章草书法里融入了小行草的用笔,是对章草再创作的体现。

如今的稀世珍宝,当时不过是王羲之极为随意的书写之作,因为它本身只是一封传达关怀的书信,但正是做了许多减法,在舒服自然中抵达了另一重书法境界。而冬至时节的寒切之意,由此得到永恒的凝结。

杜甫冬至诗中一年年的忧国忧民

冬至因总有风雪让人守候,因阳气渐生让人憧憬,因是新的一年将要开始让人觉得蕴含希望,对于杜甫而言,他也期盼着新的周期能带来新的气象。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唐大历二年(767)的冬至,杜甫身在夔州,这一年,诗人五十六岁,距安史之乱已过十余年,虽然战事已经结束,但江山仍动荡不安,杜甫以“泥杀人”三字为重笔,可见困苦对其阻塞磨缠之深。但在这首冬至诗的后半部分,杜甫怅然一叹,境界顿时广大,“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放眼雪野烟树,山重水复,长安的路在哪里呢?

写这首诗时,不知杜甫有没有想起多年前的那些冬至日,在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时,杜甫追思着上一年冬至,“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能遇事递上奏章,杜甫觉得无比踏实,可惜为国出力的时光太短了,一转眼,又变成了“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杜甫像一株永不凋谢的向日葵,无论有没有阳光,他都不曾舍弃,任其终身不用,未有一饭相忘,他渴求政治清明、民生安定,而不在乎自己流落饥寒。正是有着这种大我无我的胸怀,他才从苦难走向伟大,从诗人走向诗圣。

杜甫还有一首《至后》,是创作于安史之乱平息后的第一年,当时诗人在成都严武幕府,开头两句便是“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诗人远羁剑外,触景伤情,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天下太平,在诗的尾联,又尽显老杜本色,“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这正是杜甫一生的写照,写诗本是排遣忧愁的,但诗乃思也,诗成而思深,由此及彼,诗连家国。

心怀家国的又何止杜甫一人?据说,在冬至这天去世的有孟子与张仲景。孟子故里有废除庆贺冬至仪式,以素斋隆重祭祀孟子的风俗,孟子为“亚圣”,是因他长怀民贵思想之故。张仲景作为医圣,相传发明了“祛寒娇耳汤”救人于风雪之中,冬至吃饺子亦是对他的怀念。

冬至还有“数九”的传统习俗,其实,还有一种“画九”之法。相传南宋时期,文天祥被押到京城,时值冬至,他胸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无畏精神,在狱中墙壁画了一株梅花,共计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将一蕾改缀成花,既计算着被囚时日,又表达傲雪气概,若九九八十一朵花填满,便是大地回春的日子。花未全开,寒未全消,文天祥已慷慨就义,但他却早把浩然正气长留人间。

冬至日年年到来,我们自能从严寒磨炼中体会到奋斗豪情,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有更多珍惜、更多希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