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陈坚: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2)

2.改革的启动与展开

(1)党的基本路线初步形成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特别强调,我们“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篇讲话成了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也就是说,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来又加上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关乎发展动力的问题,另一个是1979年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关乎发展保障的问题,由此就初步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对内改革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对内改革的开展。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

一是革新传统政治体制,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改革选举制度。

二是革新领导体制,推动党与政府、人大、政协关系的正常化,重视用法治治理国家。

三是加强党内民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同时设立过渡性机构,也就是顾问制。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改革在农村率先突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同志。1977年6月,万里同志来到安徽后,深入皖南的芜湖、徽州、池州,淮北的阜阳,皖东的定远、凤阳、嘉山等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对定远县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求吃饱饭的简单要求,张家农户一根木棒就能撅走全部家当的贫穷境遇,凤阳农民为讨饭扒车外流的情景,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搞好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全省农民生活水平。因此,大力支持和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做法,推动了安徽省农业管理体制的变革,为开辟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上,安徽搞的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一直争议很大,但却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之后,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连续发布5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走向全国,深入发展。据统计,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8000亿斤,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这就是改革形成的巨大生产力。

二是学习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城市改革的开展,从实行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时间,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举个例子,“傻子瓜子”。改革开放初期,年广久创制的“傻子瓜子”非常受欢迎,生意越做越大,不仅雇了很多工人,而且还赚了很多钱。但争议却一直不断,一方面个体经济发展尚未突破一些“禁区”,另一方面雇工经营是否涉及剥削问题也引发社会争论,年广久更是因此被抓了几次。邓小平同志在得知这个事情后,肯定个私经济的发展,并对一些人争论新生事物的姓“社”姓“资”问题,明确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

三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深度转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分配都由国家说了算。虽然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市场经济体制深度转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由于难以对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我们采取了“体制外”先行的战略。这意味着改革不再从城市国有企业入手,而是把重点放到非国有部门,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主要依靠它们实现经济增长。这一战略有效突破了体制内改革的瓶颈。由农村改革所造就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城市就业而造就的新型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实行的初步改革,这一切使市场经济的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增长。

在这一阶段,我们在体制内搞计划,在体制外搞市场,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虽然缓解了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力,但也造就了一些新问题。比如,那个年代的“倒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走后门”“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倒把、倒买倒卖,一夜暴富。之后,中央为惩治腐败,打击“倒爷”,推行价格改革,但因条件不具备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改革遭遇挫折,再加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大影响,我国社会出现了围绕要不要坚持改革、改革怎么改、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讨论。对此,我们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法和方式,从整体上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指明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3)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是在这次谈话中形成的。”1987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这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表述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每一步,我们都是超额完成的,现在还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