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新征程担负文化建设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
1.新时代文化建设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位置
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力量支撑,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崭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深刻认识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百余年宝贵经验基础上,特别是在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进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铺就民族复兴的文化底色。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