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植“青绿”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共植“青绿”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XxjpsgC007218_20240311_PEPFN0A001

3月11日,学生在贵州省黔西市惠风学校劳动基地植树。新华社发(范晖摄)新华社照片,北京,2024年3月11日

春风拂枝吐新绿,正是植树好时节。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原,从岭南大地到塞北边关,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植树活动,这是人们与大自然相融相亲的一种方式,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生态文明的共同行动。

生态建设,造林为先。古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国土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2012-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全球增绿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我国造出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一历史性、世界性的成就,同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密不可分。与森林资源增长同样宝贵的,是生态文明意识与观念的深入人心,爱绿植绿护绿也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扎根实践。人们改善生态的愿望、爱绿植绿护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城乡居民居家植绿、种养花草已成习惯;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成为风尚。

植一棵树、造一片林、增一抹绿,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回首2023年,政府和有关部门所做的生态环保工作令人瞩目。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义务植树不仅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且是一项法定义务。近年来,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肩扛铁锹栽植苗木、参加抚育管护劳动到通过手机“云捐种”“云认养”,不仅是种下了一株株树苗,更是激发了义务植树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许多地方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向当年完成植树义务的人颁发尽责电子证书,这不仅是激励人们参与义务植树的一种手段,也是新形势下义务植树工作的一项创新,让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日积月累植树造林的潜功,才能造就青山叠翠、江山如画的显功,实现永续发展,要久久为功,摒弃“毕其功于一役”式的急功近利,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用足植树造林、增绿护绿的功夫,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创造更可持续的发展条件和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建设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纪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